龚樰和朱霖点点头,有点道理,算是舍小财护大财。
“好了,”魏明捏捏她们的肩膀,让她们不要怕,“第二件事跟雪姐有关。”
“我?”
“嗯,阿莹怀孕了。”
“啊!”刚刚为自身安全担忧的龚樰瞬间转为笑脸,这,这太惊喜了,“我又要当二姨了!”
魏明:“回头你跟阿姨说一声,如果她想,我来安排让她去香港陪陪阿莹。”
“嗯,好,”龚樰笑道,“其实我也想去香港看看的,正好我最近比较闲,没有满意的剧本。”
魏明挠挠头:“行吧,那连你一起安排了。”
“还有啥好事吗?”朱霖问。
魏明:“最后一件事也算一件好事吧,不过跟你们没关系,你们谁跟斯琴高哇比较熟啊,这是她的一件好事。”
他说了一下夏梦邀请斯琴高哇出演电影的事,把两女羡慕的不要不要的,拍这部电影,说不定就有机会因公去香港出差了。
不过既然点名道姓找斯琴高哇,那肯定是她们的形象无法满足的。
朱霖首先表示:“我不熟。”不仅不熟,两人还是今年金鸡百最大的对手。
龚樰道:“斯琴高哇我熟啊,春晚上有过合作。”
“那你知道她家在哪儿吗?”
“八一制片厂家属院,她和丈夫都是八一厂的,具体的不清楚,你得自己打听。”
魏明:“行吧,我剧本都带来了,明天就去找她。”
“啊,剧本都带了,我能看看吗?”龚樰很好奇。
魏明笑着从包里拿出剧本:“不是我不想让你看,给你看也看不懂。”
只见剧本上都是繁体字,这也就罢了,而且对白语言都是粤语模式,看起来确实费劲。
龚樰翻开看了看,她有一问:“那既然我们看不懂,难道高娃就能看懂?”
魏明笑道:“国语版剧本还没完成,夏梦女士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和我讲了一遍这个故事,让我把这个故事口述讲给斯琴高哇。”
朱霖:“那你也跟我们讲讲呗。”
“行吧。”反正长夜漫漫,魏明就讲了一下这个《似水流年》。
在讲《似水流年》之前,魏明先讲导演和编剧严浩。
“严浩的父亲是左派报纸《大公报》旗下的《新晚报》的编剧部主任,我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在《新晚报》发表的,受到父亲影响,虽然自幼在香港出生长大,但却看过很多红色小说,十年期间还跟哥哥进西疆串联,身处香港却魂在内地,这让严浩产生了强烈的身份困惑……”
魏明娓娓道来,这些也都是夏梦跟魏明讲的,这种身份上的困惑也是夏梦这些港人自带的,哪怕他们更心向大陆,但对于大陆,几十年的分隔让他们客观上成了外人。
“前段时间严浩父亲去世,严浩在大陆四处旅行,经过一个封闭又淳朴的潮汕农村的时候突有所感,于是写下了这个剧本《纸蝴蝶》。”
现在剧本还叫《纸蝴蝶》,以后会请金庸改名,就变成了《似水流年》,青鸟的《投奔怒海》和《似水流年》都是金庸帮忙改的名字。
他真的超爱。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时候搬到香港的女性姗姗,她在香港长大,接受教育,结婚又离婚,因为和妹妹发生遗产纠纷,心里十分烦恼,恰逢乡下祖母逝世,于是动身前往离别 ……”
龚樰指正道:“不对吧,这里写的是阿珍和孝松啊。”
朱霖:“小雪你能看懂粤语啊?”
龚樰:“我还会说呢,毕竟阿莹经常给我寄那边的书杂志还有磁带录像带。”
她语言天赋确实好,英语水平也远超朱霖。
魏明:“方便理解,就阿珍和阿强了,我接着讲,阿珍和阿强已经结了婚,阿珍是个女强人,当了小学校长,阿强还是个农民,不过小时候他和姗姗有那么一点情愫……”
这部电影有一点三角的感情苗头,但那不是重点,而且处理的很好,甚至看两位女主角都有一些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