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仅有美国汽车品牌,日本和欧洲的品牌也会参加,另外还要看望一下姑妈,给她拜个早年。
魏翎翎在家里吃了个饭,而周惠敏回家后看到了魏明的回信。
他建议自己从古诗词开始自己作曲,就像《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几多愁》这些歌曲一样。
这些歌曲的作曲人可都是刘家昌、黄霑这样的大师,感觉阿明一开始就给自己上了高难度。
“还以为你会让我从儿歌开始练起呢。”
不过阿敏很听劝,当即找来了《唐诗三百首》,短诗不看,只看长诗,什么《将进酒》《蜀道难》《琵琶行》,看着诗,脑子里想着旋律。
当周妈回来后,看到女儿竟然不是在看电视,不是在听电台,也不是在对着画板涂鸦,她竟然在看书读诗,她甚至揉了揉眼睛,确实自己没看错。
当妈妈问起,周惠敏回道:“我想巩固一下自己的语文成绩。”
周妈乐得合不拢嘴:“好,你好好读书,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这个寒假周惠敏就这么一直跟魏明交流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更早的诗经和汉乐府,魏明还给她寄了不少在大陆买到的相关书籍,而阿敏现在看简体字也越来越厉害,几乎无障碍阅读。
~
再有两天就要过年了,魏明把给阿敏的信寄出去,又收到了梅琳达的包裹,里面是《博物馆奇妙夜》绘本的样书以及她的信。
《博物馆奇妙夜》电影很出名,但原著其实是美国畅销绘本。
魏明写的小说更接近电影版,甚至留了扣子打算将来写续集,而从小说变成绘本,又进行了一番低龄化处理,使低龄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但主题不变,主要传达了对历史、知识与秩序的敬畏与传承,也让小朋友不可自拔地对博物馆产生兴趣。
当然,做成绘本不可避免地牺牲了小说的故事性。
梅琳达在信中也提到了这点:“我希望《博物馆奇妙夜》能以小说的形式发行,可以匹配高年龄的小学生甚至初中生,但这个故事字数太少,不足以凑成一部图书,而《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给了我一个想法,你说把它们合成一本书出版怎么样。”
魏明之前创作的第二个英文中短篇故事就是《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讲的是一位科学家发明了将物体放大缩小的机器,在一次意外中把四个孩子缩小而引发的故事。
也是改编自好莱坞经典儿童电影,而且票房成绩不错,北美年度前十。
梅琳达看出了这两篇故事的相似点,都是给了一个有趣的设定,让主人公经历了一场冒险,而这冒险甚至还有一些惊悚。
她在信中表示:“如果这样的故事你还有的话,请多写一些,我们可以两个故事凑成一本书,并把这些故事命名成一个系列,打造成一个品牌,比如mr.why讲故事,mr.why吓你一大蹦之类的。”
这样的故事魏明确实还有很多,不过他觉得梅琳达起的名字都太差劲了,他有一个更合适的。
《鸡皮疙瘩》怎么样,英文《goosebumps》。
不得不说梅琳达是个商业鬼才,她启发了魏明,自己好像真的可以写一个《鸡皮疙瘩》系列。
儿童类畅销作品的利润确实诱人,薄薄的一层可以卖出不便宜的价格。
在《哈利·波特》系列横空出世之前,世界上有这么一套书籍,名叫《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是当时世界上销量最高的儿童图书系列,全球销量三亿多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定为销量最大的儿童系列图书。
要不是影视改编不太成功,在中国影响力严重不足,总销量未必会被《哈利·波特》压一头,不过魏明曾给喜子家的葫芦娃买过一套中文版,里面的故事基本都熟。
它的每个故事都不长,且互不关联,独立成篇。
中文版每本书里有两个故事,什么欢迎来到死亡屋、怪兽之血、木乃伊的诅咒、稻草人的午夜游行之类的,都是一些小朋友看过之后欲罢不能,浑身起鸡皮疙瘩,带点恐怖的故事。
而它的宣传语就是“胆大的翻开,胆小的走开”。
作者r. l.斯坦凭借这套丛书连续三年位居美国最畅销作者之首,小说最热卖的时候,美国儿童类书籍年度畅销榜前十,《鸡皮疙瘩》系列能占八个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