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
茅奖也確实有这个底气成为中国文坛第一大奖。
首先,创立者茅盾先生过世前是文学工作者里职务地位最高的。
其次,奖金高,对於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高得离谱。
当初茅盾先生把全部积蓄 ,每个人的奖金高达 。
,很多创作者几年时间写一部长篇小说赚的全部稿费可能都没这么多。
同时代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厉害, 。
而且茅奖的奖金后面还一直在涨,
万,刘振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恰好是这一届的茅奖得主。
虽然后面几届茅奖有些水,最后一部有影响力的茅奖作品就是梁晓生的《人世间》,但这奖金额度依然是冠绝当代的,引无数人趋之若鶩。
而且奖水,可能是真的没有那么多优秀的长篇文学作品了。
“小魏老师。”魏明进了大会堂首先就看到了熟人,北大 。
“老陈!”魏明热情地跟他聊了两句,陈健功如今是燕京市文联的专业作家,可惜后来基本就是走仕途了,没有留下足够有影响力的作品,殊为可惜,他们这三届中文系学子,文坛成就最大的反而是在学校期间並不显山露水的刘振云。
“小魏老师,我代表北大中文系可都等著你拿奖呢。”陈健功最后对魏明说,他看起来比魏明还自信。
其实进入会场落座之后,魏明也差不多能確定,自己大概率是拿奖了。
因为他左边是 ,右边是写《芙蓉镇》的古华,才 。
古华在讲习所学习的时候魏明请他们吃过饭,而且魏明对《芙蓉镇》评价很高,认为是第一届茅奖得主里最优秀的一部,不过魏明对古华倒是客客气气,不显多么亲近。
魏明觉得出轨女编辑姑且算你男人本色,出国变成外国人也不是什么值得喊打喊杀的事,但你为了赚钱味著良心写一些蹭热度博眼球的东西,这就有些过分了,他老人家还是你湖南老乡呢。
另外跟他们坐在一起的还有写《东方》《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写《將军吟》的莫应丰,写《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周克芹。
魏明看到写《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坐在了后面,不禁为他感到一丝遗憾。
虽然茅奖获奖作品数量並没有做限制,但显然评委们也知道物以稀为贵,所以最终限制在了“六”这个数字。
这一排的人除了他们六个,基本都是文联和作协的领导。
才刚刚过完 。
还好魏明在农村待了几个月,劳心又劳力土,身上脸上没那么精致了,多了一分厚重沉稳。
巴老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来到现场,主持颁奖的是周扬,他在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双百(百齐放,百家爭鸣)方针,並推动艺术评论工作的开展巴拉巴拉。
艺术评论可是全国大学中文系很多学生的出路和生计,写不出文学,还评不了文学吗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前摇,总算到了正式颁奖环节,现场很多人都参与了评奖工作,或者跟评奖人关係不错,所以公布结果的时候並没有引起太多惊讶。
要不是魏明前段时间人在外地,凭藉他的文坛人脉也早就知道结果了。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是第一个被提到的的作品,魏明也是第一个上台的。
颁奖时周主席对这部作品的评价直接选用了茅盾先生在本书序言里的內容。
“所谓『正道』从来不是庙堂高悬的匾额,而是泥泞中跋涉的脚印,是背叛者午夜惊醒的冷汗,是沉默者最终爆发的吶喊,让我们把掌声献给查阅了海量史料和文件,最终创作出这部家族和民族史诗杰作的魏明同志!”
台下掌声如雷,现场几乎没有没看过《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出版一年多时间,多次加印,这部书发行量已经超过了两百方套。
站在台上,魏明领取了代表著茅盾文学奖的紫铜奖章、证书以及奖金。
给的不是现金, ,而且显得庸俗,所以给了张存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