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阴差阳错,交换人质

“对对,《天书奇谭》什么时候上啊,小奇还等着呢。”龚樰替小侄子问。

魏明:“估计我在香港期间就会上了,那会儿小朋友们也都放假了。”

龚樰:“太好了,不过我的《笔中情》也是七月。”

“哦,定了?”

“嗯,七月底。”

魏明:“这个我肯定能赶得上。”

朱霖又问:“那《放羊班的春天》你都准备找谁来演啊?”

她相信魏明肯定能得到这个导演机会,所以直接问拍摄计划。

龚樰:“还有打算在哪里拍。”

魏明先回答简单的问题:“写的时候其实我是照着我娘对故乡的回忆,基本是按照四川农村创作的,有可能还是在四川拍吧,找个风景好的地方拍。”

昨天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彻底结束,中国人口(含港澳台)达到了 . ,这意味着魏明可以开始借助大数据的力量继续寻找小姨了,在四川也方便一些。

至于找谁拍。

“男主角钟老师我已经联系了李宝田,一开始他还不敢接,说自己形象不好,不过经过我的劝说,现在他已经跑央音找音乐家的感觉了。”

魏明也是在所有现役的四十岁左右男演员里划拉了划拉才选中李宝田的,演技自然接地气,不像上一个时代的演员,表演不够生活化,演的痕迹过重。

但就像李老师自己说的,他形象上差点意思,毕竟是丑角出身的,而魏明原著里的钟老师可是帅气倜傥的,所以他要往音乐家的氛围里浸一浸。

“另外校长和村长这对父子,我跟葛存状老爷子说了一声,让他带着儿子进组。”

“是葛忧吗,高高瘦瘦的那个?”龚樰还见过呢。

“对,就是他,头发也有点稀,”魏明道,“其实我有点担心,儿子村长这个角色算是小说里最讨人厌的,几乎可以说是最大反派,葛忧表演经验太少了,我其实也考虑过陈墙陈佩嘶父子,不过陈佩嘶长得太幽默了。”

龚樰听出来了,他就是想让真父子演父子。

朱霖噗嗤一笑:“你这话可太损了,说人丑就丑呗,还长得太幽默了。”

魏明:“这可是一种很高的表扬,像陈佩嘶这种长相的人,去从事喜剧表演起点就比别人高一大截呢,就说朱识茂吧,两个人如果一起演喜剧,你们觉得谁更可乐。”

两位跟朱识茂都合作过,她们几乎同时道:“陈佩嘶!”

朱霖:“而且朱识茂就不可能搞笑。”

“对,他太一本正经了。”龚樰也道。

扯得有点远了,魏明把话题拉回来:“最重要的三个成年人角色大概就是他们了,还有就是小孩子的角色,喜子肯定要占据一个重要角色,到时候如果跟你们《大桥下面》撞期呢,就得麻烦你跟导演说说了,集中拍你们的戏份。”

龚樰点点头:“像喜子演技这么好的小演员确实难能可贵,你用他我一点都不意外。”

朱霖:“那其他人,我记得小说里有三四个分量吃重的小演员吧。”

魏明:“那个就慢慢找吧,我问问小吴惊他爸,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算一个。”

这样等小吴惊长大了就可以骄傲地说:我演过魏明导演的电影,你演过吗。

龚樰突然想起来:“你说我干女儿怎么样啊?”

就是他们在火车上救的那个小女孩,龚樰跟那家一直有走动。

魏明回忆道:“她才多大点啊?”

“也六岁了呢,”龚樰道,“而且小丫头发育快,看起来跟喜子差不多,小丫头也是爱唱爱跳不怯场的性子。”

魏明道:“行吧,等我回来见见。”

三人聊到两点多才缓缓睡下。

第二天龚樰一大早就起来给魏明准备早饭,这样魏明和霖姐还能利用最后一点时间来一场,真是太贤惠了。

把一滴不剩的魏明和吃干抹净的朱霖送走后,龚樰也要去踩缝纫机了,彪妈都安排好了。

当魏明回到华侨公寓的时候,彪子和小梅也都到了,魏红也已经把两人的行李从楼上搬了下来,就等他了。

彪子和小梅心知肚明,只有魏红还以为大哥是去北池子四合院闭关搞创作了呢。

到了机场,张易谋和冯晓宁也早就到了,两人穿上了最好的衣服,胸口的口袋还别着钢笔。

张易谋的媳妇儿也来送他,得知丈夫要去香港拍电影,她既为丈夫高兴,又担心他见多了外面的世界收不住心,资本主义的衣炮弹可不是谁都能只吃衣,炮弹拒收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