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的,知道了,谢谢。”
魏明放下电话,魏红好奇问:“什么事啊?”
“昨天香港最重大的音乐颁奖典礼十大中文金曲颁发了,我写的歌有四首得到了金曲称号,另外我还拿到了最高荣誉金针奖。”
“哇,这么厉害!”魏红小巴掌拍的飞起。
魏明摇摇头:“金针奖是第一次颁发,然后就给了我,这让香港乐坛的同行怎么想,业内人士恐怕都恨死我了。”
魏红一脚踩在沙发上:“强者从不会在乎弱者的目光,随他们叫。”
魏明瞅了一眼这小丫头,不愧是魏家智商最高的人,似乎很习惯藐视凡人啊。
不过魏明觉得自己还是写一篇文章回应一下,表达一下自己谦虚吧。
写完之后他直接传真发给了香港的阿龙,让他送到《明报》。
不过在魏明的文章发表之前,关于十大中文金曲的大争论已经展开了。
以倪匡为首的抨击魏明文章开始陆续见诸报端,认为金针奖给魏明有损这个奖项的权威,对大陆过于谄媚了。
“我不否认魏明有才,但何等的才华能盖的过顾嘉辉、黄霑等大师几十年来为香港乐坛做的贡献,何等优秀的作品能压的过《啼笑因缘》《狮子山下》《誓要入刀山》这些歌曲对香港乐坛乃至香港的意义……”
当然,也有对立观点的学者认为魏明的《明天会更好》慈善演唱以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认识到了香港乐坛的善良和团结。
而且一个月内极限创作了十几首超高传唱度歌曲,涉及中文歌曲的国语、粤语、闽南语三种,这是何等高超的才华,哪怕是为了鼓励魏明继续创作好听的粤语歌,把这个重量级奖项颁给他也没问题。
本来阿敏已经把十大中文金曲获奖的好消息写信寄给魏明了,没想到舆论场上又吵了起来。
明明歌迷们都觉得阿明拿的奖太少了,那些业内人士却觉得他得奖太多,真是过分。
在纷纷扰扰的争论中,突然有一家媒体爆出一条新闻。
“你们还在争什么十大中文金曲,什么金针奖,殊不知人家魏明已经放眼全球了,顺便放一下第 ,就不要说自己是音乐人了。”
格莱美音乐奖,从 ,如果只算流行音乐甚至没有之一。
全球音乐人都以捧得老留声机为荣。
而在这家有着美国背景的媒体贴出的提名名单中可以看到《only time》和《moonlight shadow》都提名了年度最佳制作和年度最佳单曲,莎拉·布莱曼也凭借这两首歌提名了最佳新人和最佳流行女歌手。
甚至就连演唱《i do》的菲尔·柯林斯也凭借这首歌入围了最佳流行男歌手。
别看这是魏明三首英文歌里最不红的一首,但因为英国王子大婚的巨大影响力,这首歌的销量在去年的单曲中都能排进前十。
“可以说,魏明在 《i do》也给他带来了数百万港元的收益,甚至是音乐大国日本,著名歌手佐田雅志还在红白歌会上演唱了他创作的作品,他的影响力开始美日等世界强国传播,所以我完全支持把金针奖颁给魏明,我想不出除了他还有谁配。”
“呸呸呸!不要脸!”倪匡看到这篇文章一出风向立即转向了魏明那边,心想还没拿奖呢就开吹,真是崇洋媚外。
从美国回来过寒假的倪镇跟着点头,他单纯不爽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男人这么威风。
不过这份提名名单确实很让香港人震撼,都知道美国是世界流行音乐中心,如果魏明的作品能在美国最大的音乐奖项上拿奖,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已经跳出了中文音乐的束缚,进化成了全球音乐家!
魏明感谢十大中文金曲的文章是在这篇报道之后发表在《明报》上的,刚刚提名了多个格莱美奖项,愈发显得魏明德高而谦逊。
这篇文章一出,香港乐坛再也挑不出他的不是来,魏明姿态很低,不仅再次表示创作粤语歌曲的时候合作的歌手给予了巨大帮助,这份荣耀自己决不会独享。
接着又把顾嘉辉、黄霑、王福龄、卢国沾、郑国江等香港乐坛前辈夸了一遍,表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反复听他们的作品才揣摩出了一些写粤语歌的精髓来。
并猜测:“这金针奖的选拔规则是不是看音乐人的潜力啊?莫非是看我年轻又靓仔,所以发给了我?”
后来就连黄霑在tvb的节目上谈起魏明都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后生可畏,这就显得倪匡里外不是人了。
只不过黄霑是否真心实意地服了,可能还要看十大劲歌金曲的颁奖情况,因为他是这个奖项的主要评奖人。
~
魏明是从国内的新闻上看到格莱美提名情况的,国内媒体对格莱美和十大中文金曲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两个奖项的差距。
前者提名就大肆报道,后者拿了那么多奖也就只有简简单单两篇专业刊物的报道。
而且美国大使馆还专门对魏明发了贺电和邀请函,请他下个月去美国出席格莱美,毕竟蜜月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