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1981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魏明知道她说的是郑渊捷:“咋的了?”

吕晓燕气道:“燕京作协的那个老宋,燕京作协最近在搞一个少年杂志,叫《东方少年》,面向的是高小和初中、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把小郑调过去,还好我给保下了。”

老宋就是宋汎,宋单单他爹,被委以重任,担任这个新刊物的主编。

魏明还以为晓燕婶是要抱怨,结果她话锋一转:“不过经我强烈反对闹了一通后,最后我的级别升到了《儿童文学》主编同一级。”

魏明有些惊讶:“婶儿,你提处级啦!”

“虚处,虚处。”吕晓燕得意地谦虚起来,以前她这个新杂志的主编只是副处级。

魏红激动:“那现在家里岂不是有两个处级干部了?!”

魏明对平安叔道:“叔你得努力了,婶儿提处级的年龄比你可还小呢。”

魏平安笑笑不说话,等明年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年轻有为。

现在这一家子关于香港已经没有秘密了,不过因为担心童言无忌,等吃完饭吕晓燕带两小只进了卧室,魏平安这才问起香港解放哥和伯父认亲的场面。

魏明道:“那场面哭的老惨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您啥时候见过我爸哭啊,哦,我两个奶奶去世的时候,其他就没有了吧。”

“没了,你爹这人没心没肺,或者说叫乐观吧,不过重新找回了父亲,这件事确实值得痛快哭一场。”魏平安道。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哪天知道自己的父亲其实也没死,估计比解放哥哭的还要惨。

接着魏明又讲了讲两只熊猫在香港受欢迎的盛况,以及小姑靠着音乐贺卡豪赚上千万的话题,听得两人啧啧称奇。

他还从包里掏出一张让他们把玩,合上不出声,打开就有《圣诞歌》的旋律,就那个《铃儿响叮当》。

平安叔接过后认真研究起来,他现在就想为北大赚钱,把北大建设成超过清华的中国第一名校,现在干啥不用钱啊。

“外国的钱也太好赚了吧,不过这个在国内估计卖不起来吧,消费水平没那么高,”最后他感慨一句,“我接手校办企业这么久了也没赚到这么多啊。”

魏明好奇问:“那赚了多少?”

平安叔反问:“你说的千万是利润吧?”

“对啊,现在还没有,不过圣诞节一波赚了大几百万港币,千万应该不远了。”

魏平安叹道:“北大四家厂办企业,还没最终汇总,不过我心里有数,年产值大概是 ,就这已经比去年提高了150%!”

魏明笑道:“那很厉害了,还是叔你经营有方,至于营商大环境也不必强求。”

魏平安无奈点头,而且他们头上也有紧箍咒,不可以随意进入民生产业的竞争中,只能做跟北大各系科研相关的业务,而这方面北大因为偏文表现不如清华。

魏红笑道:“哥,你能想到音乐贺卡的点子,能不能帮平安叔也想一个啊?”

“不可能像音乐贺卡那么暴利的,因为国人收入水平摆在这,一千万需要 ……”

魏明突然想到一件事:“叔,最近国内是不是能考托福了?”

“对啊,你也知道了,月初的时候燕京、魔都、广州三座城市第一次开了托福考试。”

托福是英文缩写“toefl”的音译,中文全称是“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以前那些要留学国外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都要在国外参加这门考试,很多人卡在这一关,而现在,家门口就能考。

魏明给他出了个点子:“北大不只有理科院系才能赚钱,如果能把外语系的优势利用起来,编写托福教材,做托福培训,以如今国内留学热的趋势,不出两年,说不定比那些理科科研成果还赚钱。”

因为俞老师已经用他个人的成功经验做出了示范,这门生意你不做,早晚有的是人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大,红利起码能吃四十年。

“这也可以?”魏平安听到这个点子,首先是觉得大侄子的思维太跳跃了,正常人想发展厂办企业谁会多看外语系一眼啊,他竟然能跟最近热门的托福落地北上广结合起来。

然而仔细一想,托福考试教材和培训怎么就不算是一门科研成果了呢!

“小明,你这脑子,也太灵了吧!”

魏明:“只是点子,能否成功落地还得靠学校的决心还有叔你的手腕。”

时间不早了,魏明带着小红告辞,回家的路上,妹妹道:“哥,这两天学校里几乎只能听到两首歌。”

“《铿锵玫瑰》和《祝你一路顺风》是吧。”

“嗯,”魏红,“都太好听了,你说等我们这届毕业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得写一首送别歌?”

“命题作文很难的好吧,顶多 。”

魏红哼哼唧唧又说起班里其他趣事,还有询问爸妈爷爷在香港的一些细节,魏明还告诉她杨老师二胎的喜讯。

“那她太幸运了,如果是在这边怀上的估计很难生下来吧。”关于生孩子的事愈发严峻起来,小红已经听说因为这种事丢掉学校铁饭碗的案例了。

魏明摇摇头,不说那个,太犯忌讳。

第二天,魏红继续去上课,魏明去了北池子,他跟李爱国是约在这的,电子乐合成器以及他为合成器配的其他配套电子乐器都在这边,华侨公寓放不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