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第七九章 烽火金流 大河秋厉(二)

在这天南一隅,精心准备后进入了凉山区域的武襄军遭到了迎头的痛击,来到西南推动剿匪战事的热血儒生们沉浸在推动历史进程的快感中还未享受够,急转直下的战局连同一纸檄文便敲在了所有人的脑后,打破了黑旗军数年以来优待读书人的态度所创造的幻象,八月上旬,黑旗军击溃武襄军,陆桥山失踪,川西平原上黑旗浩荡而出,痛斥武朝后直言要接管大半个川四路。

华夏军檄文的态度,除了在痛斥武朝的方向上慷慨激昂,对于要接管川四路的决定,却轻描淡写得近乎理所当然。然而在整个武襄军被击溃收编的前提下,这一态度又实在不是妄人的玩笑。

狼子野心、图穷匕见……无论人们口中对华夏军随之而来的大规模行动如何定义,乃至于口诛笔伐,华夏军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行动,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认真。也就是说,无论书生们如何谈论大势,如何谈论名誉声望或是一切上位者该忌惮的东西,那位人称心魔的弑君者,是一定要打到梓州了。

甚至于,对方还表现得像是被这边的众人所逼迫的一般无辜。

就在书生们谩骂的时间里,华夏军已经一丝不苟地扫除了凉山附近六个县镇的驻兵,并且还在有条不紊地接管武襄军原本驻军的大营,在凉山雌伏数年之后,擅长情报工作的华夏军也早已摸清了周围的底细,反抗固然也有,然而根本无法形成气候。这是扫荡川西平原的开端,似乎……也已经预示了后续的结果。

对于真正的智者来说,胜负往往存在于战斗开始之前,冲锋号的吹响,许多时候,只是获取胜利果实的收割行为而已。

在儒生聚集的伴松居、辛谷堂等地,汇聚的书生们焦急地声讨、商议着对策,龙其飞在其中斡旋,平衡着局势,脑中则不自觉地想起了曾经在京城听李频说过的、对宁毅的评价。他未曾料到十万武襄军在黑旗面前会如此的不堪一击,对于宁毅的野心之大,手段之霸道,一开始也想得过于乐观。

但眼下说什么都晚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