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出所料

谁知竟来了个开口跪——

「孝者,憾之极也,悔之晚矣!」

破题十字如晨钟暮鼓,一下子就震撼住了所有人!

那些憋着劲儿想要说不好的,愣是硬生生张着嘴,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就像一首普通的唐诗,你说不好也就罢了。但要是换成《登鹳雀楼》《将进酒》《枫桥夜泊》你若还说不好,那就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场中彻底没了任何噪音,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听着这篇字字玑珠、句句血泪的雄文。

念到八股部分,念诵者也被这篇文章强烈的感情所感染,声音变得嘶哑起来,每一个字都像要挣破束缚,才能从喉咙中迸出一般。

偏偏是这种暗哑艰涩的声音,跟文章中那锥心刻骨的悔意最是搭配。

幽咽泉流冰下难,别有幽愁暗恨生……

昏黄的暮色中,考生们分明看到了,那一幅幅涌动在字里行间的画面——

有人因为父母去世,悲痛得连《蓼莪》都读不下去,就像当年宰予为亲而悲。

有人看到风吹树木摇晃,就想起父母不在了,而痛哭流涕,就像皋鱼因错过尽孝而悲泣的血泪。

高堂之上,镜子里映出父母的白发,让人满心悲凉;远方的游子就算穿着锦衣,也被尘世的牵绊困着,没法回家尽孝。

有人要外出谋生,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泪下不停,自己眼泪也流干了……

风雪漫天之夜,却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还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心中愧疚万分,母亲养子又有何用?倒不如没有啊……

但当他幡然悔悟,回到家乡时,却只能在母亲的坟前,对着讲尽孝的《南陔》诗徒然落泪……

人类共通的情感攥住每一个人的心,让他们难以控制自己情绪,不由自主抽泣起来……

呜咽声像是会传染一样。在这黑暗的暮色中,不知多少人情难自已,流下了心痛的泪水。

那场面让远远旁观的苏录想到了,自己上辈子当小学生,集体去电影院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时的情形,也许这就是触动了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吧……

连他自己都想哭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