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苏录当初所言,士族门阀虽然早已消亡,但总有人在想方设法恢复它。
黑吗?确实黑,但这已经是这年代最公平的一条路了……
~~
第二天,苏录便带着程万范等四个同窗到朱家参加文会。
文会在环境清雅的朱家族学中举行,共分两段,前半段由乡先生们指导答疑,后半段命题作文,所有与会的考生,皆能获得一次单独指导。
一声清脆的磬响,文会开始。
‘乡先生’居上席,考生行拱手礼致敬后,端正坐于下首蒲团上,聆听前辈指导。
指导者皆有真知灼见,抑或独家消息,均令考生获益匪浅。考生凡有请教,他们也都认真作答,尽显对晚辈的提携教导之情。
一个时辰后,前半场结束,考生们行礼致谢,令人尊敬的乡先生们转到隔壁休息。
仆役又端上茶水和精致的茶点,供考生享用……
考生们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构思着乡先生们留下的题目。窗外竹影摇曳,暖风送香,真是高雅至极!
茶歇结束,考生们便开始伏案写作。写完之后,便有人将他们一一领到隔壁,接受乡先生们的单独指导。
乡先生们对每个考生的文章都认真点评,至于点评之外还说了什么话,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苏录拿着文章进去时,一句过分的话也没听到……
朱二爷拉着他的手,笑道:“这是老翰林的高足,舍弟的弟子,犬子的师兄。”
“原来是苏案首,失敬失敬。”一众乡先生都站起来与他拱手见礼。
朱玠又向苏录重新介绍了几位乡先生……之前在外头,只是介绍了他们的学历,这回又介绍了他们的身份。
其中就有贾知州的幕友,他对苏录笑道:“弘之,咱们一起去过合江,你还记得我吗?”
“当然记得。”苏录也赶紧拱手笑道:“冯先生对晚生多有照拂,岂敢忘怀?”
“哈哈哈。”冯幕友便笑道:“我听说你好像已经取了合江县案首,还来参加这种文会作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