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料到只能说你闭门造车、信息不畅、没有高人指点,人家太平书院的学生就都知道。
嗯,绝对不是萝卜坑……
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卢知县便让书吏出示了题目——‘的皪梅草棘间’!
好在哪怕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仅观其义,也能做得出来。
而且卢知县还贴心的提供了韵书,供童生们查询……这样就没人能说他搞突然袭击,让大家准备不足了。
想让一位干了十三年的知县落人口实,实在太难了。
不过考生们还是挺郁闷的,因为好多人不知道‘的皪’是什么意思……
那么不管它行不行?当然不行!
试帖诗既然是考试文体,自然就有严格的规范。其题目必须出自经史子集或前人诗句,要求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中后联对仗工整,押平声官韵且避重字与不吉字样。
不知道‘的皪’什么意思,怎么破题?
但这就怪不得卢知县,只能怪自己没文化了。
苏有才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这首诗出自他老祖宗苏东坡的《梅二首》!其一曰——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而且他二郎滩小东坡,最擅长的就是作诗了!
别人还在冥思苦想之际,苏有才便已经吟得一首,在心中略一检查,全诗有无格律、用韵、对仗瑕疵,符不符合试帖诗的规范。
确定没有问题后,他便举手禀报道:“老父母,学生有了!”
卢知县便一挥手,有书吏捧着托盘来到他面前。苏有才拿起笔来,在纸上工工整整写下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又在左下角署上自己的名字。
书吏便转身呈上托盘。
那一刻,苏有才一阵阵鼻头发酸,视线被水汽模糊,他想起了十多年前……
~~
当时是自己第一次进入面试,还不知天高地厚。
也是今日这般的情形,但回答完经义之后,当时还年轻的自己脑袋一热,跪下道:
“求大老爷加试!”
“你还要试些什么?”当时还年轻的卢知县面无表情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