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她手里还有一千五百两呢,怎么还不都是她说了算?
大伯娘便大方地一挥手道:“剩下八十两,就给小姑攒嫁妆了!”
随着老苏家行情上涨,小姑这艘搁浅已久的小船,也跟着水涨船高,开始又有人上门说媒了。
只是小姑有心理阴影了,一直没肯松口罢了。
~~
除夕一大早,大伯带着小辈们去门口贴春联。
大伯娘便跟老爷子和老二老三家,说了两口子的想法。
结果,老爷子说:“我们两个老的吃不动喝不动,给我们那么多钱干啥?烧包!”
大伯娘答曰:“孙子转年排着队结婚,回头一窝窝的下重孙子,有你老钱的时候。”
老板娘说:“做生意的钱我都已经预留出来了,不用给我们那么多,跟大家一样就行。”
“那不行,多劳一定要多得。”大伯娘不容商量道:“要是你们二房不多拿钱,全家都会变成懒汉的。”
小婶自卑道:“我啥也没干,有马也是跑跑腿,不用再额外给我们钱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苏家的人各个拎得清,就连小婶也快要被熏陶到位了。
“你是啥也没干,但有马可不光跑跑腿,这一年他长进多了,”大伯娘却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半个儿道:“就当是鼓励鼓励他了。”
“你看行吧弟妹?”大伯娘看向老板娘。
“应该的。”老板娘点头道:“这一年,咱们三处生意二郎滩的酒厂,全靠有马来回跑。这才能统筹好生意,没乱了套。”
“二嫂已经赏过我了,就不用这么多了。”小叔假假地推辞道。
“赏过那就算了。”大伯娘便作势道。
“别呀大嫂。”小叔却又讪讪陪笑道:“多少还是赏点吧。”
“拿着吧,明年继续好好干。”大伯娘笑着一挥手。
“我就不拿钱了。”小姑也摆摆手道:“我是真没功劳。”
“瞎说,咱们姑嫂没白没黑,忙里忙外不算功劳啊?”大伯娘理直气壮道:“拿着,不了就攒起来当嫁妆,还不知道能嫁个什么玩意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