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黑得早,前院正厅灯火通明。
苏家老少加上有喜有力整整十八口,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肩膀挨着肩膀。
大伯娘上菜时,看到这一幕不禁摇头道:“这桌子还是打小了。转年三个小子娶了媳妇生了娃儿,我还得找人打张更大的!”
“你这婆娘就是不转弯,大不了分两桌嘛。”大伯笑道:“反正咱这厅大得很,三桌都摆得开。”
正厅两侧的梢间是用活动屏风隔开的,撤开之后三间便合成一间超大的厅堂,供大型活动使用。
“瞎说,团圆饭就得坐在一张桌上吃,不然团圆个锤子哟?”大伯娘跟大伯日常拌嘴,手上的动作却十分麻利,跟小姑配合着将一道道菜肴摆上桌——
凉拌木耳泡野椒;墨黑菌伞撒着红茱萸;腊肉腊肠腊鸡拼一碟,边缘镶着青绿蒜苗……
清蒸鲈鱼卧白盘,葱丝在豉汁里打卷;油炸酥肉堆成金黄小山;砂锅里蹄髈炖得肉皮油亮;粉蒸肉铺在荷叶上,中间还夹着甜芋头……
最妙的是大伯娘拿手的豆腐羹。嫩豆腐裹蟹黄,汤面浮着金黄蛋丝,勺一碰就颤。
整整二十个菜,摆满了一桌,哪怕是出手如电的大伯娘,也从中午一直忙到这会儿,现在还有菜在灶上炖着呢。
虽然都是家常菜,也不如胡大厨做的水平高,但这是苏录兄弟记忆中的味道,世上没人能比得了……
一家人吃得赞不绝口,再配上自家的二郎陈酿,这顿团圆饭堪称完美!
只是辛苦了大伯娘和小姑,筵席中段才坐下,小姑已经累得两眼发直了。大伯娘也够呛,但是硬撑着看不出来而已……
“辛苦了。”老板娘赶紧给她俩各舀一碗鸡汤。她不是不想帮忙,但看到两人跟在打仗一样,就知道为啥小婶参与不进去了。
“没事。”小姑嘴上说没事,端碗的手都有点抖了。
“唉,岁月不饶人啊。”大伯娘叹气道:“当年老二婚宴的时候,我一个人能当三个人使,比这可忙多了。”
“……”小姑和小婶姑嫂俩,赶紧转过头去假装说话。
好在老板娘早就习惯了大伯娘这张嘴,直接装着没听见的,自顾自道:“还是雇两个人帮忙吧。要是觉得雇的人不趁手,索性买两个丫头回来从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