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小司机,带带我

‘……’

洋洋八百字,苏录是硬着头皮才看完的。就这么说吧,他念了两个书院,没见过一篇这样让人难受的文章……

简直就是一头缝合怪、四不像。

苏有才忐忑地望着苏录,见他脸色很不好,便小声问道:“怎么样,还有救吗?”

“有救有救,当然有救。”苏录赶紧点点头,笑道:“父亲应该是太久没有作文生疏了,出现了几处引用错误……再就是卡在了馆阁体和古文体中间有些两头不靠了;另外对题目的理解也存在偏差,理与辞的割裂比较严重,对仗平仄还得推敲……”

“那就是一无是处喽?”苏有才苦着脸道:“实不相瞒儿子,为父都忘了文章怎么写了,这篇文章是硬憋硬挤出来的。”

“那可太好了。”苏录闻言长舒口气道:“把以前的全都忘掉,我从头教父亲制艺吧。”

“把以前的都忘掉?”苏有才还有些舍不得。

“父亲以前应该都是在闭门造车,很多理解和观念都是错的。”苏录便毫不客气地给他圈出了一百多处问题所在道:“想把这些一一改正,比重新学多费十倍功夫。”

“是吗?”苏有才看着成了马蜂窝的文章,信心跌到了谷底。

“是的。”苏录点点头,信心十足地笑道:“不信咱们就拿‘破承’为例,父亲可以保留原来的文理,按我说的方法,重新写一遍看看。”

“好。”苏有才点点头。

便听苏录条理分明道:“破题重构有三诀,一曰擒贼先擒王——抓题眼‘勿惮’,点出‘勿惮’关键在‘勇’。而非‘有过可改’之平叙!”

“二曰反话显正意——用‘非病’破滞相。正反相生,则文意跌宕!”

“三曰对仗见筋骨,两句成锋镝——前句论圣贤之过不足病,后句论庸愚之改贵在勇,形成‘上智下愚’之张力,破题即见论点!”

苏有才赶忙记下苏录说的要点,又听他接着道:

“承题亦有三诀。一曰去象存神,舍形骸取义理。原句‘血气之躯’是具象,宜删去,只取‘私意蔽’‘天理隐’之义理!”

“二曰一气贯因果。以‘私意蔽于中’——‘天理隐于内’——‘进修之本在去蔽复明’为三层递进,使承题成为破题的义理支撑。”

“三曰,四字筑金句,短句见筋骨。原句稍冗长,改四字短句层迭,两句对偶,后句点题。”苏录说着补充道:“注意平仄相间,要如古钟叩响,声声振耳!”

最后,他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实操口诀,传授给父亲:

“破题要狠,擒眼立骨;承题要稳,理脉相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