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大人也别太担心,这次升级应该不只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更多是因为,我们千户所的位置过于重要。”苏录便冷静分析道:“当然,眼下的事端无疑也加速了决策,所以也可以看成是,对播州和永宁两土司的警告。”
顿一下,他哂笑一声道:“当然人家得会意才行。”
“这你不用担心,他们都跟朝廷打了几百年的交道,什么不明白?除非是想装糊涂。”马千户问道:“你觉得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我觉得他们会装糊涂。”苏录毫不犹豫道:“所谓蛮夷,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只听得进去枪炮声。所以在朝廷没有集结大军,真要揍他们之前,他们肯定还会我行我素的。”
“弘之太懂了!可不就是那么帮玩意儿!”马千户一拍大腿,又长叹一声道:“所以我才愁啊……你知道眼下的相安无事有多难得吗?一旦打起来,十年八年别想消停喽。”
他发愁道:“但双方没大打出手之前,朝廷最多也就像现在这样,加强下军备做做样子,不可能提前调集大军进山的,那人吃马嚼,谁也耗不起。”
“其实不用调集大军,还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他们彻底老实。”却听苏录沉声道。
“什么法子?”马千户忙问道。
“疏治赤水河!”苏录一字一顿答道,接着侃侃而谈:
“其实,播州也好,永宁也罢,跟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土司并不一样,它们的地盘就在大明腹地,只是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不便,朝廷兴兵耗费太大,才不得不羁縻而已。”
“是。”马千户点头认可。尤其是播州,都他么挨着重庆府了……
“洪武初年他们为什么老老实实归顺?是因为太祖爷疏通了赤水河,朝廷大军可以随时顺河而上,抵达他们的腹心之地。”便听苏录接着道:
“所以百多年来,他们都相当老实。那为什么现在又不安分了呢?无非就是因为赤水河基本堵塞,每年只有冬季能勉强通航,而且运力极其有限,完全无法支撑大军深入,所以他们才失了畏惧。”
“狄夷畏威而不怀德,所以不只是为了眼下,从长远来看也有绝对必要重新疏通赤水河,而且一直保持其船行通畅,来维持对播州、永宁乃至贵州土司的威慑!”苏录最后总结道。
“好好好!这法子好,利国利民,一劳永逸!”在场三位老人家无不叫好。山里的人,哪个不盼着赤水河能通航?
直到冷静下来,马千户方又面对现实道:“就像我去年说的,赤水河段分属一县一司三卫,单独疏通没有任何意义,得由五家一起动手才行。”
“这些衙门正好都归叙永兵备道管。”便听苏录笑道:“所以黄兵宪就是疏通赤水河的不二之选,这次他自投罗网,千户大人可千万不要放过他。”
“你对黄兵宪有意见?”马千户瞥一眼苏录,发现他的用词有些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