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黄峨自不消说。苏录虽然二世为人,但他上辈子各方面压力太大,自身进化出了节能主义,能自己办的事就不麻烦别人了。所以虽然不算处男,但至少也是个副处。
实在是五行缺妹,经验匮乏呀!
要不是朱家兄弟起哄架秧子,他可能永远都不会迈出这一步,就安心等着开盲盒了……
苏录看着脚下的台阶,数到九九八十一,终于鼓起勇气道:
“那个……”
“那个……”谁知黄峨也异口同声道。
“咱们这是怎么了?”两人噗嗤一声相视而笑,倒是缓解了尴尬的气氛。
“你先说吧。”苏录笑道。
“弘之兄放心,那匣书就在车上呢,正打算今天还你。”黄峨便笑道:“太沉了,我袖子里装不下。”
“那可不。”苏录笑道:“好歹十一万字,一大匣子呢。”
上元节时朱家的头彩《华阳国志》,是五套书里唯一算不得大部头的,但却是最贵重的,因为它是南宋嘉泰四年李丹棱的刻本,四册一匣,价值百两。
当然,对传承数百年的朱家来说,这只是家中三百年前,几十文买下来的藏书而已……
“弘之兄以前看过这本书?”黄峨听他报出了字数,不禁眼前一亮。
“我们原先书院藏有这套书,因为记载的是咱们西南的历史,所以闲暇时扫过几眼。”苏录点点头。
“那太好了!”黄峨不禁大喜,她知道对她们这种学霸来说,‘扫过几眼’就是认真读过,但没有当成学问研究的意思。
“我有好些困惑的地方,正好请教一下弘之兄!”
“请教不敢当,我们一起讨论吧。”苏录听到请教二字,便彻底放松下来,这可是他的舒适区。
“先是此书中记载巴、蜀开国历史,依据多为东汉谶纬之书,如以《洛书》为据,称人皇时期巴蜀国已存在。”黄峨便迫不及待抛出第一个疑问。
“以弘之兄之见,巴蜀上古历史是否属实?”
“当然属实。”苏录毫不迟疑地肯定道。这是三星堆、金沙遗址已经证明的历史,后世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