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最后一日

“好,一言为定!”同窗们也纷纷伸出胳膊,十六只年轻的手紧紧搭在一起,异口同声喊道:“不见不散!”

“好了好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咱们吃席去吧?”狂热的吃席爱好者、幸运的太平镇免单王,备受拥戴的省身斋长马千里,招呼众同窗道:“我把程万堂他们四个也叫来了,别让他们等太久!”

“太好了,不愧是斋长!”同窗们一听说今天能全员到齐,全都十分高兴。

“那当然,省身斋,一个都不能少!”马斋长得意道。

不得不承认,省身斋能这么团结,一靠义父以身作则、无私辅导,二就是靠马斋长这份强大的凝聚力了……

同窗们书箱也不背,便簇拥着苏录往外走。

路过备课耳房时,苏录道:“你们先去鸿运楼,我跟先生道个别。”

“应该的。”同窗们深以为然,苏录可是张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从开学第一天就给他吃小灶,一直开到了昨天。

虽然大伙不知道,后半年主要是坐而论道……

~~

苏录走到备课耳房外,轻轻敲响了掉漆的木门。

“进来。”里头传来张砚秋的声音。

他这才整整衣襟,推门进去,恭敬行礼道:“先生。”

这样的动作和对话,今年重复了三百次。

“就知道你会过来。”张砚秋从书桌后站起身,笑着走到他面前,伸手扶起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依依不舍地反复打量,想将他的样子牢牢记住。

口中却道:“往后不会再有个笨先生,还得反过来向你请教了。鹤山书院的先生,水平可比我高多了,要是运气好,还能碰上举人教你呢。”

“但先生才是我最重要的老师,谁也替代不了,”苏录眼圈微红,带着浓浓的鼻音道:“我永远忘不了先生的言传身教,还有师娘的焦切……”

“哈哈哈,后半句我是信的。就知道你忘不了师娘的手艺。”张砚秋大笑着一指桌上的双层食盒道:“你师娘给你做了这许多,带着去县里慢慢吃吧。”

“是,弟子回来时,一定登门拜谢师娘。”苏录感动地收下这份沉甸甸的心意。

按照约定,明天县里会来人,接苏录到合江去讲注音,年也得在县里过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