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好!”
满学习站到路边立正,敬礼!
“嗯。”
起初,王松合只是点点头,什么话也没打算说,他原本就是过来学习,呆不了多久了。
想着去看看这边示范营的训练方式。
走了几步,想起面前的年轻人,是科学院下基层的高材生,老王一度想把这人带回金城军区。
最近全营的人忙的脚不沾地,也没人搭理自己,就连秀才那个兔崽子都是绕着自己走。
难得有时间聊聊。
王松合抬手对着满学习招了招手,笑道:“你是要去野外训练场?”
“是,首长!”
“嗯,那一块吧,走走。”
“是!”
满学习中规中矩回应着,跟在老王身后半米的地方走着。
足足走出一百多米,王松合才笑道:“京都示范营眼下走到了最难的地方。”
“小满,你觉得一个营级单位,塞这么多兵种,最终建营会取得成效吗?以你们参谋部的能力,指挥的动这么大一个混合营吗?”
“先不说未组建的工兵连,榴弹炮连,防空连和远程火箭炮连。”
“单单就现在营里的装甲兵,机步兵,步兵,侦察兵,医疗兵,维修员,后勤,等等这么多兵种汇聚到一个营级单位,都快能跟一个摩步师相比,这么大规模的兵种混合,你们营级指挥部,能够指挥的动?”
王松合有这种疑问不是没有道理。
常规作战,哪怕他们 ,装甲兵,炮兵,各种火力混合一块出动。
因为单一的兵种,上去战场就是找死。
但师级调动主力,有庞大的参谋团做规划,有经验丰富的团长协作指挥,有一遍遍推演的基础。
可一个营级单位塞下这么多兵种,级别就限制了不可能有太强大的参谋团,更不可能有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官。
群体级别小,不足以被充当主力,又不能当主力,又要放弃带领单一兵种比较容易的优势。
反而挑选最难的路走,这是王松合一直比较奇怪的地方。
当初的蓝军营是厉害,但那些,王松合都归功到自己,包括所有蓝军部队对于当时的信息化营作战方式不了解。
他始终认为,只要了解,未必不能克制吧?
听到探讨专业问题,满学习稍微想了一下:“首长,有关信息化的问题,我也没有搞懂。”
“其实科学院,石门陆院,京都军区很多单位对于信息化部队的建设并没有定性。”
“响箭特种大队,对于科学院来说,就已经是成型的信息化大队,具备信息化又具备战斗力。”
“而石门陆院和军区,以及总部,据我所知,他们不太认同响箭的规模,有些想组建一支单独的信息化部队,具备信息化能力,但又可以无限复制,响箭显然不符合无限复制的条件。”
“但有些认为信息化部队就是第四大兵种,可以不具备战斗力,完全以辅战的规模出现,跟其他主力部队形成相辅相成的模式。”
听着分析,王松合微微颔首。
这些事情,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那你们京都示范营属于哪种?”王松合有些好奇。
“哪种都不属于。”
满学习耸了耸肩膀笑道:“这也是科学院关注的原因。”
“京都示范营还有以前解散的信息化营,算是颠覆了上面各个学术的理想现状,但又结合了几个设想的优点。”
“既具备战斗力,又符合可复制性,关键是还能配合友邻部队共同作战。”
“我估计,这就是军区大力推崇的原因。”
满学习说自己观点的时候,已经看到远处营长的身影了。
虽说陈默刚才坑了他。
但老满始终觉得,这是营长再历练他。
“首长,您刚才问我示范营能不能带动这么多兵种,我觉得有一点你忽略了。”
“示范营本来就是机械化另外一种组合方式,多兵种也是因为有信息化的因素在内,正是因为有信息化设备的介入,才能在更小规模的单位内,实现多兵种合成作战。”
有道理啊!
王松合闻言,双目一亮。
他思维一直执着于营级单位,塞不下这么多兵种,却唯独忽略了最明显,也是最直观的原因——信息化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