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老梁努力了一周,香烟被老兵抽了不少,啤酒消耗的空瓶都快能盖起来一个禁闭室了,饮料也是成箱成箱的没。
但就是没有一个老兵,愿意加入后勤连。
原因也没什么复杂的。
老兵只是资历老,又不是傻子,装步和坦克连固然很累,每天有文化课就不说了,训练方面也都是高消耗。
但后勤只会更累啊。
营里的干部,平时为了突出信息化营的优点,动不动就宣导全营兵种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机动性也比常规部队强。
使劲的宣导,使劲的突出。
这样做的后果,也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全营兵种多,那就意味着专业化程度需求,比常规部队更高,单单后勤从驾驶员,机械师,医疗人员等等方面,要求会更高。
去了后勤,怕是又要各种学习,各种文化课轮番上。
机械化程度高,那就代表着对装备的依赖性特别强,通常要配置大量车辆和重型设备,一旦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整个后勤链条中断。
整个示范营人多,补给压力就会加大,机动效率高,战线被拉长,后勤在日常工作当中,也要完成快速移动,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零零总总算下来,那帮老兵吃了喝了也抽了,最后一合计,不太划算。
才会全都婉拒了梁红杰抛出橄榄枝。
当然,这并不代表人家梁红杰的工作,就没有一点进展。
至少最近一周还是被他拉过来两个人。
一个朱改团,一个冯俊岭。
这哥俩跟秀才是同年兵,当初还是陶村新兵连同宿舍的战友,被拉到示范营,本着不给秀才添麻烦的心态。
其实谁喊他们,两人都会跟着走。
如今看到人家别的连队,又是开战车,又是拿着工具出去执行任务。
朱改团扭头看看自己连队这边,就一个连长带着俩兵,屁事没有,他心里也不太是滋味。
“连长,咱们需要跟着一起出去训练吗?”朱改团小心翼翼的询问。
“训练什么?”
“咱不需要那一套。”老梁平时在营部,碰到秀才,老满,程东,方培军这几个能力强的人,行事各方面还挺低调。
但面对自己唯一的两个兵,姿态就起来了。
他很豪横的摆了摆手:“后勤有咱们自己的训练方式,去,你们俩每人准备一个记录簿,我带你们去认咱们连里的配置。”
“都认真点,以后你们就是我连里的骨干。”
“是,连长!”
朱改团和冯俊岭两人齐齐立正,大声回应过后,转身朝着宿舍区跑去。
一直等两个人跑远。
梁红杰才从口袋摸出烟,蹲在地上,默默的抽着。
他是京都装甲兵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全营可以说,除了满学习的学历能够压过老梁之外,其余的人都要靠边站。
当初带蓝军营,秀才曾私下找过他,询问梁红杰自己的意愿。
以后在部队发展,是想按照专业带装甲连,还是选择别的单位。
那时候,老梁早就毕业近一年,在侦察连消磨了所有年轻人身上该有的锐气。
部队毕竟不是军校,京都装甲兵学院不管怎么说,都还保留着一些高校的风格,文化气息挺浓厚。
加上机械化改革不断推进,选了好专业,也让临近毕业的老梁,无限憧憬基层部队。
憧憬自己以后也是带兵的人,指挥装甲洪流作战,在这个机械化时代站稳脚跟,为国效力。
可奈何。
毕业刚分配到坦七师,还没三个月呢,坦七师撤编,番号改为装甲七旅。
鉴于老梁的情况,旅里原本打算把他放到侦察连历练历练,等身上沾染一些老兵的习气,再给他弄到副连。
谁成想,侦察连风气太过凶厉,一切都要拿能力说话。
新干部过去,只要不是提干的那种排长,到了连里压根没人鸟他。
跑又跑不赢,打枪都跟不上,各项训练别说及格,正常尝试都坚持不下来。
程东也就放弃了,让他当个文书,一直没做出什么成绩,副连自然也甭想了。
一直遇到陈默,碰到培训基地招收人,程东才将他安排过去,算是给老梁一个晋升的机遇。
而陈默也挺照顾他,当时就给了他一个小队长的职务,锻炼锻炼。
只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培训基地还没咋地呢,西北军演就来了,那时候陈默询问老梁,想带什么连队,梁红杰哪有什么想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