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破格提拔,装都不装了?

“整体火力方面,单位时间内, . ,火力攻击速度,规模,打击效果,分别提高16%、21%、33%”

狄惠堂的声音,在整个礼堂内回荡。

无论是参会人员,还是视频会议中坐着的众人,都在认真倾听。

这是转型后战斗的体现,也是其他各大军区以后执行的标准。

在对抗数据中一点点展现出来的东西,是用大规模演习才得出的数据,必须要全军的人以此为基准。

更改后续作训大纲的要求。

毕竟,这种规模,不可能每个军区都搞一次。

类似这种规模宏大的演习讲评,最重要的不是谁打赢,谁打输,也不是细分细节方面战术的成败。

细节战术讲评,那是各集团军自己的事。

参谋总部才不管你那屁事呢,战术出问题自己去反思,打的不好一律是思想问题。

想要获得总部认可,想要申请更多的援助,那就端正思想,好好打仗。

把成绩摆到台面上,再讲其他。

总得来说,总部要的就只有数据。

机械化第二阶段转型,相对来说,也等于一次新作战体系下的战争。

近几年来,野战军大规模裁减,装备大范围更换,涉及转型的可不光是装甲兵,而是针对炮兵,工兵,通讯,侦察,以及电子对抗等全部兵种的问题。

单单这方面的数据,就宣读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结束。

狄惠堂发言完毕,很不客气的丢下手中发言稿数据,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圈。

参加会议的人,包括陈默都是心中一凛,好的说完了,接下来肯定就该说坏的了。

毕竟,整体好,不代表全部好。

狄惠堂目光扫过人群,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茶水后,才开口道:“先提醒一下各位在座的以及各军区旁听的同志,尤其是高级军官和部分将领群体。”

“本次演习,已经充分证明了改革,作战体系变动的重要性。”

“我再重复一遍,落后就要挨打!!”

“过去一年阵痛期,我们走得很不容易,转型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提,但仍有不少同志,抱着消极情绪。”

说到这。

狄惠堂停顿了一下,在礼堂内坐着的人还没什么感觉。

毕竟,在场的人,已经用演习数据证明,他们做得并不差。

既然大会提到有个别人,那肯定指得就是坐在屏幕前,瞪着眼参加会议的其他五大军区的人。

总参谋部副总啊,言语中随便几句话,就让其他几个军区的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强烈的窒息。

但凡主持会议的人,换成京都军区总指挥,或者金城军区总指挥,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当然,他俩级别虽高,还真没有资格主持这种大会。

在大陆军时代,没有陆军统一的司令部之前,总参就是所有大军区的顶头上司。

“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有些同志就是神通广大啊。”

“讲情绕过军区,直达四总部!!”

“这部分同志同样受过高级军事教育,是认识跟不上?不!这他妈就不是认识的问题。”

“是强调千百遍觉悟的问题。”

“道理,你们比谁都懂,比谁都会说,只是不愿意做洪流之下的牺牲者。”

“谈前程,部分同志要前程,基层干部和士兵更要前程。”

“那我来问你,如今数据出来了,野战部队的前程呢?”

狄惠堂厉声质问,“啪”的一声拍响桌面。

上面很多时候只要数据,这就是数据的好处,只要做出成果。

总参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开路,一切逆流通通拍死,谁再讲情,那就是往刀口上撞。

必须给“强军”二字让路。

“没人讲话了?”

狄惠堂将目光投向礼堂两侧的屏幕上,干脆点名道:“来,羊城军区的代表,你起来说说看。”

大屏幕对面,一名肩扛两颗星的首长起身。

“羊城军区上下,整体认识上.”

“是认识问题吗?”

狄惠堂直接打断对方发言,真可谓是半点情面都没留。

陈默撇着脑袋,亲眼看到羊城代表脸色瞬间剧烈变化。

这纯属就是发言失误啊。

刚才总参才说过,不是认识的问题,而是觉悟,虽没有点名说谁才是那个神通广大的人,但都点名了,还不明显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