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拦截从南一线调拨过来的单位。
还是那句话。
无论是哪个时代,侦察是最难预防的战术手段,双方所有的军事行动,几乎都在曝光的情况下进行。
当然了,师与师之间开战,就没有陈默那种愣头青打法了。
动不动就想钻人家的老窝。
两个战役规模单位交战,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练兵,就像蓝军装甲团副团长说得那样。
演习,只要把部队能从驻地带到战场上,途中没有发生大意外,在规定时间内,抵达预定地区。
而后展开驻营,拉开防线,能完成这些动作,远比在战场上开炮,更有意义。
这也是演习的目的。
,在计算过蓝军师失去装甲团优势后。
又根据计算己方机步营防线,需要拉多长,能够挡住敌人坦克营主力突击。
采取防御纵深,收紧火力,挖出一道1.5公里到2公里的机枪堑壕阵地。
借助“放血”战术,拖住蓝军师从南一线机动至东线的队伍。
如果陈默没有干掉蓝军的装甲团,那红军师肯定不会这么干。
毕竟,以营连机步单位,去阻挡重坦,那就跟找死没有区别。
说得难听点,就是主动战损了。
可蓝军师没有装甲团做后盾,南一线仅剩的重坦就不会太多,只要被卡到南线至东线的途中。
蓝军战略穿插的策略就别想继续,西北线被牵制,东线受阻,只剩南一线的摩步主力,还穿插个锤子啊。
这种打法不是胡乱布置。
青龙峡的地形就注定了,机步营连单位,凭借阵地优势,挡不住重坦。
而在不考虑特殊战斗地形,对集群突击要求的前提下,哪怕是加强营规模的坦克冲锋纵横线,也就在2到2.5公里内变化。
平均间距 。
若是考虑到实际战场地形,间距也不过是在上下十米浮动,但无论怎么计算,突击队形是梯形还是三角形,一百米的间距,就是坦克覆盖火力的最高间距。
根据这种计算,蓝军师没有了装甲团做后盾,南一线的重坦不可能全派过来。
所以红军的阻击阵线,就能够达到“放血”战术的目的。
所谓放血。
说白了,就是红军 ,就采用牵制的办法,阻断蓝军东南线的再次汇合。
而蓝军,为了保住东线,或者说为了保证后期穿插战术能够继续进行。
他们就不得不持续向 。
增兵就需要调动南线的驻军。
红军师参谋团的战略目的,就是逼迫蓝军,一步步将南线的重兵放在临近东线的位置。
一点点放血。
放到蓝军师西北线被牵制的无法动弹,南线又不得不机动救援时。
双方的主力,就会发生大规模碰撞。
这时候,主战场所在地的主动权,就会从蓝军师的手中,彻底转移到红军师这边。
主动权在谁手中,谁就有足够的时间布置,很大概率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陈默在休息期间,也睡得不带劲。
几十公里外炮火纷飞,睡个觉,连做梦的都是在指挥着战车打仗。
上午十点多休息,到下午三点,陈默就被火炮声彻底吵醒。
他揉了揉酸疼的双眼,又抹了把汗水从帐篷中钻出。
刚来到外面,就看到冯国庆,程东,汪建斌,刘鸿运几人踩在坦克车顶,朝着远处张望。
“你们还真是精神,打仗有什么好看的。”
陈默抬手挡住刺眼的阳光,瞅着几人精神头这么好,有些无言。
听到动静。
一帮干部笑了笑没回应,他们也不好意思说听到炮声睡不着啊。
毕竟,没几个人有陈默这么大的心。
外面火炮声连天,都能睡着,这也算是个奇人了。
只有侦察连的老兵尧京华,也就是以前侦察连八班班长,跟陈默合伙练习飞车擒敌的老兵,脸上带着兴奋道:“营长,你是不知道。”
“红军这次挺给力,在昨天晚上咱们躲避轰炸机附近挖防线,挡蓝军的机动火力。”
“红军的步兵跟蓝军的坦克干上了,这都干了三个小时,还没分出胜负呢。”
“步兵干坦克?”陈默愣了一下:“咋干的?”
“pf-89。”程东回应道:“刚才安排人去看了,红军挖战壕,借助地形优势,跟蓝军周旋。”
“仗打得挺热闹,就是双方的战损都小得可怜,不如咱们早上打的舒坦。”
“那确实挺热闹。”
陈默咧嘴笑了笑,而后蹲在地上拿出地图,盯着昨夜躲避轰炸机编队的地方认真的看了看。
简单一分析,就基本明白了红军师的意图。
那个地形,昨晚蓝军营之所以从那边机动,就说明附近只有那最平坦,适合重装机动。
红军在这挖战壕,摆明了就是阻止蓝军大部队和东线汇合,更主要是,阻止蓝军的物资重新进入东线。
至于打这么久都没结果,那就不用说了。
步兵打坦克本就是违背常理,还特么拿个pf 。
可能是陈默最近带蓝军营,装备太好了,看不上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