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都火力覆盖了,还要什么战术?

或者干脆就是一处漆黑的小丘陵。

但也有一些是蓝军师侦营,侦察兵开着车从附近路过,听到“嗡嗡嗡”直升机的声音已经晚了。

压根没有反应的机会,就被重机枪给原地报销。

蓝军营出动四十公里后,陈默下令全营由预备机动姿态转为机动状态。

阵型再次变换。

现场导演部跟随信息化营的少校参谋,也开始针对全营机动作业进行评估。

实施传回导演部。

全营转为机动状态后,十几架车载无人机全部发射,针对方圆六十公里内开启巡航侦察。

再次前行二十公里,蓝军营从机动队形开始切换为突击队形。

预案机动,主要是为了让各分队熟悉这种长距离机动,适应天气,适应能见度。

机动状态,就是正常前进。

而突击队形,那就是战斗状态了,全营以分队为核心,根据地形,战场情况,每5辆坦克拉出一个横线 。

全营有 ,大概有9个。

而这9个主战分队,就是9个攻击波次组合,辅助全营装甲,火力,机步,直升机,后勤,医疗,工兵等作战单元,以营部指挥车为大脑,在营长的指挥下,进行冲锋。

说的简单点,这就是机械化军团中最常见的坦克集群动链。

而动链的形成,就是为了平推,速战速决。

既然是打支援兵力,那么以信息化营的侦察能力,必然会先一步发现敌人踪迹。

这种情况下,陈默已经不屑于使用什么电磁压制,都在机动,对方很难有太多防备。

远程就炮轰,近程就突击,野外干仗,只要不跑到蓝军师的老窝里,咱谁也不怂。

人少就打,人多就跑,谁能咋地?

陈默坐在指挥车内,目光一直盯着指挥台上,那一排三防笔记本屏幕。

夜间行军,他已经尽可能的将队列拉开,间距拉大。

也得亏各连都是有经验的单位,否则这几十公里行军非出问题不可。

这眼看着距离第七战区边缘越来越近,已经临近蓝军师的驻地。

雷达,无人机,却都没有发现任何情况。

陈默内心有些疑惑。

按说不可能啊。

他搞这么大动静,就是为了让蓝军百公里线性驻地的人能动起来,挪挪窝,在半路上揍他们。

这种战术布置算不上高明,但只要实施,基本无解,明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打支援兵力,蓝军师也不可能放任他在这瞎溜达。

怎么没人呢?

你至少得确定下我位置吧?

陈默眉头微微皱起,手指无节奏的敲击着指挥台,目光却跟扫描仪似的,一直盯着屏幕。

哪怕有高级士官在一旁看着,他都不放心。

在这种煎熬中,大概又持续机动了十公里。

位于队伍中间的车载雷达,绿色屏幕,原本绕柱在扫过屏幕尾端时,突然发出“滴”的刺耳警报声。

密密麻麻的白色光点出现。

“警报!警报!”

响箭的战士发现不对后,立刻抓起通讯器呼叫指挥部。

“西南方向发现蓝军机动部队。”

“机动速度 /h,预计三十分钟后,抵达我方侧翼。”

“来了!”

陈默双眸一亮。

“命令,雷达分组提供坐标,空中侦察立刻朝西南调动无人机实时侦察。”

“榴弹炮组,战术导弹分组,准备战斗!!”

“其他分队,按照防空作业标准,进行五百米横向疏散展开。”

“收到!”

各分队主官快速回应,听声音都不难判断,全营的干部,这时候内心都不平静。

“报告营长,战术导弹分组准备完毕,请求试射!!”

跟在蓝军营后方,十五公里外的火箭炮连连长,第一时间传来动静。

“试射?试个屁,没有战术安排,火力覆盖给我打。”

“榴弹炮组,战术导弹组调整好方位,不用汇报,一轮有多少火力,给我全部打出去。”

陈默果断的下达指令。

整个蓝军营通讯电台沉默几秒钟。

伴随着两声“收到”!

咚!咚!咚!

轰!轰!轰!

夜空顷刻间被照亮,十几辆榴弹炮车,九辆火箭弹发射筒,统一开火。

一条条火龙腾空。

远处,西南方向正在高速机动,前往救援的蓝军师坦克营,外加两个机步连。

连敌人的毛都瞅见。

就被炮火覆盖。

地面在颤动,炮弹爆炸后的粉尘伴随着黄沙,卷起数米高的风浪。

无数的战士,满脸懵逼的从战车中钻出,转头看着战损的战车,再看看一群冒烟的战友。

相顾无言,欲哭无泪!

卧槽特么的,敌人搁哪呢?

人都没看到,炮弹怎么就落下来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