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掌控战场,人屠之名初显威
营区指挥室的想法,影响不到前方战场的布置。
自从程东知道敌军有一队车组,正朝己方机动,那挥舞铁锹的动作,都比平时快了一倍。
快四十岁的人了,干起坏事满脸都难掩兴奋,他一边带头挖土,一边低声吼道:“都特么快点。”
“挖得越深越好,那个谁,带人后撤三公里,在道旁继续挖坑,他奶奶的,今晚有咱们侦察连在,一辆车都别想从这过。”
“是!”
侦察连一排长王艳军答应一声,随即叫上十几个铲土的战士,匆匆后撤。
他们这帮人干活心思相当细腻。
往前三公里,同样安排有老兵,趁夜侦察敌人车队的行进情况。
坑还在继续挖, 。
双方的较量,在黑夜中进行着。
营区指挥室内。
陈默没有怎么关注侦察连的行动。
他之所以什么事都惦记侦察连,还不是因为知道,程连长他们本性淳良,不会偷奸耍滑。
只要有任务,人家是真下力气上啊。
所以,陈默很放心。
他的视线一直放在 ,看起来逼格就高多了。
从手摇无人机终端传回的画面上, ,炮车,牵引式高炮夹杂其中。
在公路上,拉起一眼望不到边的机动队伍,朝着晋阳太山方向机动。
单单通过小小的终端查看,就能察觉到一股爆棚的阳刚之气弥漫。
若是依靠人力侦察,很容易会把这支部队当做主力。
要是把针对的重心放到这支队伍上,忽略那支后勤车队,一旦开战,怕是一个照面,就能被 。
礼堂内。
一众首长凑着脑袋,眼珠子来回的盯着两条机动线。
第一条线慢得龟爬似的,极力表演藏兵的姿态。
第二条线轰隆隆的机动,肆意张扬,像是生怕谁不知道他们出动一般。
罗耀武,冯红兵几人低声议论王松合的战术目地,而陈默在一旁始终没有吭声。
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王松合作为 ,不可能就这么点战术手段啊。
重装藏兵的办法确实鸡贼,放在九十年代末,算是独树一帜,很容易骗过大多单位的侦察眼线。
可一名一暗,真的就是王师长全部的后手?
应该没这么简单。
陈默盯着屏幕看了一会,感觉心里有些烦躁,他悄悄的起身跑到礼堂外,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点燃一根烟,目光怔怔的看着远处。
可能是刚才陆航大队,以及侦察连出动,引出的动静太大。
营区内很多连队的战士,根本没心思休息,有些人三五成群的坐在道路边抽烟,有些则是打着电灯,爬上爬下的检查战车。
瞧着这帮人准备战备这么积极,陈默咧嘴笑了笑。
其实,他一直都坚信联合营担负信息化任务,对通讯,电子作战能力要求太高,战场能力本就不如装甲团,加上他们都是缝合的单位。
这一战,若是按照常规去打,很难有效果。
包括信息化营兵种繁多,在战场纵深,多点战术目标方向打击,还有可控制的战场规模方面,都远远不如装甲团。
所以,单纯的混编分队作战能力,在战术投入方面,跟敌人差的远。
可看到各连积极备战,陈默心里又有了期待,他长出一口气,继续点燃一根烟,观察着远处。
。
如果想不明白敌军战术目的的情况下,急也没用。
第二条运输线,搞得那么隆重,目前也拦不住他们啊。
信息化营信息化营
陈默有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不明白敌人战术重心的情况下,就多考虑考虑自身的优势。
提起这些。
陈默就不得不承认,目前他们最应该直面的问题,那就是营级单位,在战场生存能力和指挥系统对复杂作战单位,构成的部队战场控制方面,非常弱。
这两个问题,目前没办法规避,更没办法跳跃。
,独立完成中低空域的反拒止,也就是面对武装直升机,永远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而各单元的战场控制,目前仍以密集通讯手段来完成协同。
达不到后世,合成部队那种可以通过士兵配备北斗单兵定位器,来精确定位战时战场位置的程度。
信息化依靠的就是科技,科技才是第一战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默看过《论信息化战》的机密档案,他很清楚,眼下这个阶段,京都军部之所以要在野战部队进行信息建设的单元合成化,其宗旨,只是为了应付局部烈度战争。
但这种思想,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陈默个人清楚,未来外部形势会导致内部复兴加速,军事方面出现剧烈变化。
复兴速度过快,必然会触动外部神经。
世界第一和第二之间,永远无法调和,这也可以叫做结构性矛盾。
抛开一切表面,单纯的说,那就是针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这也是贸易体系战争的本质原因。
崛起,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而国运,更不是一蹴而成。
最现实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不就是新老列强的空间争夺战,还有殖民地争夺战,以汉斯为首的列强,用陆权挑战落日为核心的老牌海权列强。
汉斯找到了挑战方法。
而这个方法,才是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并不是那场表面的刺杀事件。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
汉斯联合数个国家,准备修建一条跨越多个国家,辐射大量人口区域,直到中亚的贸易铁路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