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看出来一点。”陈默急忙挺了挺胸膛。
听到这次又是“一点”,罗耀武仰头示意道:“说说看。”
“是!”
“根据这些数据,我个人觉得演习失利,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这些数据里没提对手是谁,但猜测应该是挺强劲的主力团,在战术上, ,没等交锋,重装部队就损失惨重。”
“加上山地地形条件,不利于装甲集合,机动,过长和分散防线,急于推进之下,也让后方各连队作战单元战斗协同效率低下。”
“报告,我能看懂的就这些。”
闻言,罗耀武脸色严肃,叹了口气的功夫,身上更是弥漫着一股沧桑的感觉。
好半天才开口道:“是啊,你能看懂的就这么些,可你说得就已经很清楚了。”
“这个团作战,教条主义严重,打仗不动脑,不分析,不思考,知道为什么让你过来吗?”
“就是因为现在基层急需一批会指挥,懂指挥的人才,尽快注入单位,让这种仗,打得不那么难看。”
“我看啊,现在会打仗的,没几个了。”
罗耀武气呼呼的重新点燃一根烟,大口大口的抽着。
对于这个问题,陈默没办法回应。
时代不同,培养也不一样啊。
他也曾吐槽过这个时代的演习,都是照着剧本打仗,可吐槽有啥用?
国家有钱嘛?敢放开让所有单位自由发挥,敞开的打嘛?
退一步讲。
就算是放开了,不按照剧本,基层很多军官都是志愿兵直接转的军官,很多连长,营长文化程度都不高。
甚至都不知道军事学院大门朝哪开,放开了打,拿什么去打?
教条主义是存在于时代的东西,并非一个人两个人能够改变的。
说得再难听点。
装甲武器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装备各个单位,如今快十年过去了,很多单位真的懂这些武器的运用嘛?
答案还真不一定。
基层很多的学习,就仅限于把坦克开得会跑起来,让直升机能飞起来,真正这些战争利器怎么合理的去运用,去协同作战。
绝大多数基层根本不会。
战争,最重要的不是装备,而是操作装备的人,就像这些演习数据,装甲是不会自己趴窝的。
需要改变的是思想。
是想想怎么让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不陷入僵硬的刻板操作。
不让部队失去装甲,就失去锐气。
陈默建议的士官学院,初衷就在这里,而他建议抽调军区近三年来,装甲单位演习的数据。
不过就是为了让这份初衷,更有说服力。
很显然,罗耀武或者说是陆院这帮领导,经过战略战役学系的推演,长时间关注,已经认识到陈默当初说得这些了。
为兵谋一个前途。
这个前途不单单讲个人,换句话说,倒不如说是为基层谋一个全新的未来。
因为这固有的东西不改变,教条主义就永远不会消失。
全员经过培训的兵和干部,那些没培训过的能比嘛?
国防生政策能推行,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陈默把这个范围,定的更精准一些。
不培训,就别想实验成功,能成为阻力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谈话暂时告了一段落。
多媒体室内气氛有些焦灼,夜已经很深了,这位陆院战略战役学主任,依旧眉头紧锁。
他独自抽了三根烟。
罗耀武才长吐一口气道:“刚才在开会,我没听冲山考核的细节。”
“听说你们二分队这次冲山,采用矩阵狙击,饱和式进攻是你的主意?”
“是!”
“依据是什么?你怎么懂这种战术?”
“报告首长,我担任过侦察连的文书,无意间看到过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