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执勤,你坐岗,我站岗,这项比武规则很简单,只要执勤期间不走神,不被摸哨就行。”
“别担心。”
“放心吧班长,我不担心。”
陈默怀里抱着枪,手中拿着地图随口回应一声。
比武的场地不在炮场,按照地图上的标识,他们是在距离炮场七公里外的一处废弃营区。
别的队都去哪里,他们这边不清楚。
但己方这一队,六个人需要守住营区的两个门,一个门两个人,侧面还需要暗哨。
避免有人,从营区的一侧翻墙进营区。
因为一旦进入营区,两个门岗的哨兵后背随时会遭受袭击,防不胜防。
要是这么布置的话,最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摸哨的,就是那两个暗哨了。
偌大的营区只有六个人守,陈默盯着地图,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不是安排上的失误,而是这种地形,也太不占便宜了。
但又不能私自调整哨岗的人数。
他们这一队人上车,核对名字时,地图和哨岗标注的位置就已经很清晰,远处有观察员实时盯着。
不能随意变动。
七公里的距离并不远,大概过去半个小时吧。
陈默这边还正研究地图呢,运兵卡车“嘎吱”一声停下。
而后,外面有人抬手拍着车厢大声道:“地方到了,只有十分钟的调整时间。”
“是去厕所,还是在附近踩地形都抓点紧,十分钟之后,必须出现在指定的岗哨上。”
没人敢耽搁时间。
陈默从车厢蹦下来,几个老兵对了下眼神,就开始散开,各自在营区周围摸查地形。
这是他们那帮老侦察兵的基本功。
摸查后还会聚在一起,相互沟通,陈默暂时参与不到这种行动当中。
主要是老兵,也不相信他摸查的结果啊。
索性,十分钟咱也不能啥都不干啊,比武类型的侦察捕俘,没办法搞那么复杂。
废弃营区也不存在什么工事构筑,明暗火力点,雷场分布,就他们六个人,更不用搞什么严格的活动轨迹。
陈默就进入营区溜达一圈,没什么特别观察的地方,顶多熟悉下地形,熟悉下北门岗附近的环境。
就独自找个半明半暗的位置,抱着枪,充当坐岗的职责。
十分钟后。
尧京华回来了。
这时候,比武规定的时间已经开始,他看了眼秀才坐的位置,什么也没说。
只是点点头,背着枪,跟个标枪似的往地表一扎。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废弃营房四周,除了偶尔出现的风声,别的什么动静都没有。
反正尧京华会不会紧张,陈默不清楚,他手心已经开始沁出冷汗。
跟害怕没关系,纯属就是神经太过紧张了。
新兵期间,基本不用外出公差或者站岗,下连后都是别的新兵站岗,陈默这都多少年没站过岗了。
问题是,这种比武科目,跟连里真正的站岗,它不一样啊。
这种是百分百清楚有人会袭击,但你不知道对方在哪里。
什么时候会发动。
或许敌人就在十几米外的草丛里趴着,跟个毒蛇似的盯着自己,就等这边放松呢。
陈默坐岗时,一直都是左右观察,尽可能的排查掉所有可疑的地方。
而他们这一组这边,安静的外表下,早就已经暗流涌动。
高炮旅安排两个小队,一共十二人,分为六组,每人手中攥着一把木刀,稍稍摸到了营区外围。
侦察执行任务时,他们可没有率先提供的地图,可以第一时间摸清哨岗的位置啊。
作战之前,必须先制定统一的战术思路。
比如两个小队要做到统一指挥,情报领先,俯视战场,协同配合,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统一指挥和俯视战场。
在陈默左侧有一座山岭,大约距离八九百米的地方,已经有一组敌人摸到制高点,正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整个营区的哨岗分布。
他们观察到情况后,会由其中一人跑到地势稍低的地势,以旗语通知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