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证明框架——那思路完全跳出了现有的范式,简直像来自未来!」
「等着看吧,今天这场答辩,才是真正的试金石。法尔廷斯先生和德利涅教授都在,任何瑕疵都无所遁形!」
各种声音在空气中碰撞。
江辰在李部长的陪同下,径直走向主席台。
台上出奇简洁,除了六张可上下推移的空白黑板,再无其他。
江辰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没有寒暄,没有开场白。
他直接转身,拿起一支粉笔,指尖触碰到黑板的瞬间,整个会场奇迹般地迅速安静下来。
只剩下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清脆而富有节奏。
他没有从哥德巴赫猜想的具体证明开始,而是直接用流利纯正的英语,从最高处着手,阐述他那套全新的「表示-筛法-能量」数学框架的核心思想。
其发音之标准,用词之精准,表达之流畅,完全不像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少年,再次让台下泛起一阵惊叹。
很快,一个个全新的数学符号被定义,一条条基础引理被证明。
复杂的结构如同生命般自然生长,构筑起一个宏大而自洽的理论体系。
他的语言极其精炼,逻辑链条却严密得令人窒息,每一步推导都如同经过千锤百链,直指本质。
起初,台下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着讲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不上那闪电般的思维速度,脸上露出茫然的神情。
很快,到了提问环节。
第一位站起来的是一位专攻解析数论的欧洲教授,问题尖锐地指向框架中一个关于特征和分布的渐进公式的收敛性证明细节。
江辰没有回头去看提问者,随手在黑板空白处写下几个关键的变换式,寥寥数语,便清晰地解释了该公式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如何通过引入一个巧妙的平滑截断函数来严格控制余项,其法之精妙,让提问者怔在原地。
「—原来如此——竟可以这样绕过那个障碍——」
紧接着,一位日本学者起身,问题涉及新框架与古典圆法在深层结构上的联系与本质区别。
江辰略一沉吟,在黑板上同时勾勒出圆法生成的指数和圆弧与新框架中表示空间的几何轮廓,以直观的图示清晰阐明二者在相位聚焦与能量散射理念上的根本不同,仿佛拨云见日。
提问接踵而至,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习钻。
从表示论的抽象代数基础,到筛法权重的极值分布,再到能量泛函的变分原理与偏微分方程背景——
无论问题来自哪个细分方向,无论提问者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还是锐气逼人的新锐,江辰总能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他往往无需长篇大论,只需在黑板上添上几笔关键推导,或抛出一个全新的视角,便能瞬间切中问题的核心,甚至引申出提问者未曾想到的更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