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臣说的是陛……”
“哈哈哈!好了,幼平你给朕滚出去!”
“……”
周泰忿忿的出了营帐,只剩下刘邈与诸葛亮两人。
“当真辛苦孔明了。”
“不过为陛下分忧罢了。”
“少给朕加担子!朕可不忧!要忧也是国家忧!”
“……”
一边说话,刘邈一边悄悄拿过一颗黑棋,将诸葛亮的四颗白棋给堵上一侧,而诸葛亮也是当做没有看见……
“此战胜利之后,袁绍就再任何后手,只能死战彭城。”
刘邈又检查了一遍,确认诸葛亮再没有连在一起的棋子,这才笑眼盈盈的抬起头来。
“而袁绍若是真的选择了与朕死战彭城,那就和此战的袁谭没有任何区别。”
“他或许还能胜利,但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刘邈的尾巴此时也忍不住翘了起来。
若非如今一无酒,二无肉,恐怕宴席已经是开了起来!
不过诸葛亮适时泼了刘邈一盆冷水。
“陛下岂不闻,天无绝人之路?”
“兵家有言说:我从来不敢挑起战争,而宁愿防守,不敢盲目进击一寸,而宁愿退后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行动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虽然手执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
灾祸莫大于轻敌,轻敌便会丧失胜利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在两军势均力敌的情形下,受到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的军队反而能够胜利。”
诸葛亮还用楚汉战争时的高祖刘邦与霸王项羽举了例子。
“彭城之战,高祖率大军攻占了项羽的都城,便与群臣和天下诸侯日日置酒高会,欢呼畅饮。而项羽及其麾下将士却担忧陷落于高祖之手的家眷,于是选择轻装简行,趁着高祖携带之时击溃几十万大军,使睢水为之不流,让高祖只能领十余骑突围而归。”
“如今袁谭战败,袁绍将死,袁军已经有了哀兵的气势,陛下如果不将其放在心上,只怕会有大祸啊。”
“……”
刘邈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孔明,你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这般老气横秋的?”
“幸亏你现在已经娶了媳妇,不然你说你一张嘴女子都跑了,以后谁给你暖被窝?”
诸葛亮不紧不慢道:“臣与小人说话时,总是说些阿谀奉承的话,因为臣知道他们不能接受别人指责他们的过错;臣与君子说话时,却能够大大方方的随心所欲,这是因为臣知道真正的君子并不会因此而责怪臣,反而会与臣的关系更加友好啊!”
“而且……”
诸葛亮仿佛想到什么,脸上竟然极为罕见的露出一抹极其温暖的笑容:“臣与夫人,即便是不说话,也能够知道彼此的心意,所以陛下还请不用担心暖床之事。”
“……”
刘邈笑骂一句:“行!算你厉害!”
“孔明的话,朕会记住的!”
“但是今晚庆功!此事却是拖延不得!”
“瞪朕做什么?下棋都下不过朕,脾气倒还不小!告诉周泰,赶紧去准备宴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