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尚书郎为难的看着审荣:“尚书台重地,闲人免进。”
“混账!”
审荣瞪着这些尚书郎。
“我叔父是尚书令!我也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大赵官员!我难道还能做出什么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吗?”
北赵依旧采用察举制度。
这些能在尚书台任职的郎官,大都是审配亲自提拔。就算不是,也都是河北世家的子弟,与审家可谓同气连枝。
如今见审荣执意要进,众郎官也拦不得,只能是让审荣大摇大摆的进入到尚书台中。
审荣进入后,立即去寻自己想要的情报。
因为纸张的推广,大赵也已经基本淘汰笨重的竹简,开始采用纸张记录公文。
这样轻便的载体,也更方便审荣去查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太原干旱……”
“辽东战事……”
“粮草……找到了!”
审荣立即打开这个机密情报,里面的东西让他瞬间激动起来!
“竟然是这样!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审荣看的太过投入,导致他都没有发现,不知不觉中,一道人影已经站在他的身后……
“汝在这里做什么?”
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审荣瞬间吓了一跳!
回过头去,果然是审配一脸正气的站在自己面前!
“叔,叔父……”
审配看了眼审荣手上的东西,顿时大骇!
他一把夺过文书,眼中更是凶神恶煞:“你看这些做什么?”
审荣一时慌张,只能随便找理由搪塞:“不过好奇……”
“你当我是蠢货吗?”
审配厉起声音,指着审荣:“谁派你来的?是殿下?”
“不,不是!”
审荣不敢暴露袁尚。
但同时,他也顶不住审配的目光,只能是心虚道:“是侄儿自己过来的,想要看看前线战事究竟如何。”
听到没有牵扯到袁尚,审配这才放下心来。
但看到审荣,审配还是忍不住生气:“什么看前线战事如何?你怕不是来找袁谭踪迹的吧?”
“我警告你!此战关乎国运!关乎天下!你方才看到的东西若是泄露一个字,我定不饶你!”
审配完全是一副法不容情的模样,却也让审荣有些不服!
“叔父!若真按公文中的那样,那袁谭在此战过后,声望必然如日中天!”
“到时候,储君之位几乎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