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撕破脸皮
辽西郡,临渝。
即便是在辽西十四县中,临渝也称得上一句贫瘠。
大片大片的洼地使得耕地面积格外稀少,北方燕山山麓中弥漫过来的荒野气息也断绝了其与周围的道路;西面的柳城为乌桓单于蹋顿所据,封死了临渝与幽州的通道;南面时不时就要面对海水倒灌,使得许多本来适合耕种的平坦土地也成为了一片盐地。
这样的地方,本不该有半点生机,但偏偏早在战国时候,古燕国的先人就已经在此建立郡县。
这样的地方,本不该有繁荣的机会,但偏偏自从刘备、诸葛亮来到此地后,使得临渝爆发出别样的活力!成为这荒芜之地的一抹色彩。
土地少,就重新开垦。
洼地多,就疏通河道。
道路阻,就建设渡口。
海水倒灌,就修筑堤坝。
人烟稀少,就效仿大汉制度,进行均田,减轻税率。
久而久之,临渝之地,竟然冠绝辽西!
这日刘备视察完边防之后,便颇为热情的去寻诸葛亮。
“孔明在忙何事?”
诸葛亮于素宅之内,将手中纸稿合拢。
“只是在想,如今临渝人口到底稀少,而且牲畜也不易耕作。若是能够效仿水排、纺机那般借用外力从而节省人力、畜力,那临渝许多问题想必就不攻自破。”
“……”
诸葛亮说的话,显然已经触及到刘备的盲区。
但刘备并不介意,反而兴致勃勃的从身后掏出一物交给诸葛亮:“孔明!看!”
诸葛亮朝着刘备手中望去,却见是顶用髦牛尾结成的小帽。
“此为我亲手编的草帽!”
刘备言语间,无不透露出洋洋得意。
“我见孔明时常又是去到田亩躬耕,又是去到军营练兵,便结了一顶小帽!孔明且试试这合不合适!”
诸葛亮看着刘备强塞到自己手上的小帽,却是眉头一皱。
“殿下是否无有远志,结小帽聊以消遣?”
“额?”
刘备愣在原地,同时双眼也开始飘忽。
诸葛亮见刘备手足无措的像个孩子,也是轻轻一叹,将小帽放在桌上:“如今殿下身处辽东,虽有匡扶汉室之心,却如风中残烛,风浪稍微搅动一些,就有人死灯灭的下场,实在不该将心思放在这种世上。”
刘备尴尬的低头看向自己的鞋尖:“这不是看袁绍大军已经撤走,一时欣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