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糊弄文学

就在张鲁还在斟酌的时候,从成都又传来消息。

刘邈命人找出当年被刘璋下令杀死的张鲁之母以及张鲁其他亲眷的尸身重新安葬,並设置专人看护。

刘邈的诚意如此充足,张鲁若是还推三阻四,未免有些太不识大体。

张鲁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留下张卫固守汉中,自己则是亲自前往成都,覲见天子!

一路上,张鲁已经能够看到蜀地的变化。

大量世家豪族被清算,其钱粮充公,土地则是按照户籍开始均田。

一边均田,又在百姓中吸收青壮,开始专门组建蜀地的府兵。再用武器甲冑去装备这些府兵,令其去进攻蜀地其余豪族的坞堡,如此如同滚雪球一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蜀地的洗牌。

张鲁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暗暗心惊。

这和当年的太平道教有什么区別?

进攻坞堡,分民土地……

唯一不同的,大概便是与太平道教相比,汉军如今是披著一层官府的皮在做这样的事情。

不对,不仅仅是皮这么简单。

更多的,是因为有官府这样明確的框架,所以在指挥上並不混乱,並且有律令作为指导和约束,將这一进程中可能造成的混乱降到了最低。

其次。

便是不同於黄巾教眾那种烧杀劫掠,全民皆兵的无组织无纪律。

除了吸收必要的府兵用以维持秩序,对其余九成八的百姓,大汉的官府並未强求其做什么多余的事情,而是真的让对方只管安心生產便是,保障了百姓的安寧。

如此,就能够迅速让这些后续分得田地的百姓支持大汉,让蜀地恢復平定。

最后,张鲁发现刘邈对蜀地豪族也並未是完全的赶尽杀绝。

不同於太平教眾那种见到豪族就磨刀霍霍,刘邈的《均田令》中一开始就有对愿意主动配合大汉的豪族的利好。

比如对妻妾,对奴僕,对耕牛的多余均田。

拥有这些的,只能是豪族。

故此只要不是那种倔种,或者是已经拥有数万奴僕的超级巨富,刘邈对低等豪族还有寒门的条件其实还是相当宽厚,这同样也导致了这些人对刘邈的牴触总归是要少一些。

再结合如今蜀地因为缺少官吏,而这些低等豪族和寒门因为本来就掌握有知识,在官职的竞爭上有著天然的优势,所以其注意力如今都放在了官场的廝杀上,更没有了对刘邈的仇恨,甚至於反过来还要感谢刘邈给他们这个野蛮生长的机会……

三管齐下,便是太平教眾被人人喊打,而如今的大汉蓬勃发展的原因吧?

在获得这些所见所闻后,张鲁对刘邈的警惕性下降了一大半。

直到自己亲眼看看,张鲁才发现,刘邈並没有世家豪族宣传的那么可憎,手段那么狠辣。同时也没有受到利好所以支持刘邈的百姓口中的那般仁善。

只要刘邈不搞极端,那至少说明刘邈是个正常人,不会做出將自己骗到成都,然后一铜锤將自己脑袋开瓢那样的事情!

张鲁在確认了刘邈的风格后,也不由加快了速度。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