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水之险,在江阳、彭模两地。
其中,中水因其不过小河,不能支持大规模军队入蜀。
而且牛鞞之所以得名,便是因古人观几条江河汹涌汇集,如狂奔不羁的野牛,往往形成浩大的洪水。江水在金堂峡口受阻后,穿越金堂峡时被两岸高耸的山崖压迫成一条细流,在淮口出金堂峡后,到了简阳浅丘地带,水势渐趋迂回平缓。古人观其水势,便形容为野牛牵了牛鼻绳,故名牛鞞。
牛鞞本来就易守难攻,就算打下来,若无支援,也迟早被成都的敌军慢慢磨死。
故此,中水的进攻路线,是被蜀地群臣最先排除的。
但内水和外水,却让蜀地群臣极为头疼,不晓得刘邈究竟会选择哪边。
内水是江州到成都的最快线路,只要刘邈军能够拿下涪城,那就可以直接捅入成都,将刘璋政权直接灭亡。
外江虽然曲折,却没有涪城那样的军事堡垒作为抵御,故此刘邈也有选择这条道路的可能性。
“……”
“刘邈极有可能会走内水!”
主簿黄权,做出了最后的敲定!
“刘邈忽然出兵,本就是希望能够取得速胜,趁着袁绍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拿下蜀地!”
“尤其如今他拿下白帝城和江州,更是想要快速推进,以此震慑我军士气,令我军士卒对其望而生畏!”
黄权讲出自己的理由。
“如今刘邈兵围白帝城这么久,袁绍在北方应该已经有所察觉,说不定就在想办法进行南征,夺取中原!”
“刘邈心中焦急,必然也会选择走内水,进攻涪城,以求速胜!”
黄权的分析,引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确实。
这么长时间,袁绍便是反应再迟钝,也该反应过来了。
刘邈或许不畏刘璋,不畏蜀人。可一旦袁绍发动进攻,刘邈可不得急着速胜?
“既如此——”
刘璋以刘璝、泠苞、邓贤、吴懿等人为将,前往涪城防备。还将自己的儿子刘循安排在雒城,以做督军。
又将各军布防的位置一一商定,这才结束了这场圆满的会议。
张松在回到自己府中后,就立即将自己关入后堂,直到许久后才偷摸着出来,朝着自己的心腹勾勾手:“将这东西,送往刘邈军中。”
眼看着将东西送了出去,张松既像如释重负,又像怅然若失。
“如此之功,应当可以保全宗族吧?”
啪!
一声巨响,张松的房门被重重推开,两页门扇撞向旁侧,然后又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慢慢重新压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