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明年!

虽然没有上当,不过刘邈也没有气馁,继续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准备。

占城稻的改良与推广正在稳步进行。

马镫、马鞍、弯刀、重箭、镰钩枪等装备已经开始慢慢列装军队。

战马依旧是从辽东、关中两个方向大规模的运往大汉,使得大汉的战马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并未朝着两万大关稳步迈进。

工匠的学菀也已经建成,因其坐落于城西的白虎门旁,自然也是按照鸿都门学、文昌门学的惯例,称为白虎门学。

并且随着财政的盈余,继续划分郡县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吴郡被分割为吴郡、余杭郡。

丹阳郡除了丹阳尹之外的地方被分割为宣城郡、始兴郡。

会稽更是一口气被分割为会稽、新安、东阳、临海、永嘉、建安六郡。

豫章同样是被分割为豫章、浔阳、鄱阳、庐陵、庐阳五郡。

本来的四个郡如今成为了十五个郡,编制数量暴增四倍!

编制数量的暴增,固然意味着财政将会有很大的支出,但同时也意味着,大汉政权对地方的控制会更加清晰和紧密;同时因为编制大多都是从原本的三长中提拔的,也意味着刘邈的基本盘会更加稳固,这些新上任的官吏都会很乐于帮助刘邈推行政令,同时巩固大汉政权的稳固。

这是刘邈如今权威最盛的时候,没有什么其他的牛鬼蛇神出来打搅,就算是有,那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大猫小猫三两只,刘邈当然不可能将其当做空窗期就这么放过去。

若是不趁着这个时候做些什么,等将来这些官吏变质,或是和其他人有什么利益瓜葛后,再想做些什么就难了!

刘邈特意寻来陆康、王朗、陈瑀、张昭、张紘、顾雍、鲁肃、刘晔、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乃至贾诩等人,向其问政。

“后汉律令,向来混乱。”

“如今炎汉新立,朕有意重订律法,诸卿以为如何?”

律法,反映了统治意志的规范体系。

社会从来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而如今刘邈建立之大汉,与世祖刘秀建立的大汉,除了国号一样,许多事情其实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应的,律法的改变同样也是迫在眉睫。

天受。

民受。

这些最后的呈现,都不能仅仅是呈现在祭天的公文上,而是要呈现在律令的条文上。

不能刘邈一边承认百姓私田的合法性,一边却又没有见其写在律法上,那和扯淡有什么区别?

虽然即便写在律令上,也不一定就要遵守……但不发布,那一定是在耍流氓!

故此,既然刘邈口口声声称自己为民受,那就要用律法证明,自己确实是在遵守对百姓的承诺!

昨天少了一更,今天会补更哈!读者大大不用担心~~~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