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航不情不愿走到张昭身旁,刘邈也是笑道:“走!张公!宫门前不是议事的地方!到暖和点的地方再与你细说!”
张昭见刘邈神色还是一如往常,自己的心也便定了几分。
而等到快航来到自己跟前时,张昭才看到那铁马镫以及改造过的高桥马鞍。
以张昭的智慧,很快就能够理解这两样东西的具体用处。
“这便是陛下在冶城这几日捣鼓的东西?”
“怎么样?张公以为如何?”
张昭一脚踩在马镫上,却是身形极其矫健的跨坐于马鞍中央。
快航见有陌生人来到自己背上,自然是不满的甩了两下。可就是这两下,便让张昭对铁马镫与高桥马鞍的发明叹为观止!
“之前的布马镫,不过是上下马一用而已。远不及这铁马凳来的踏实,甚至可以在骑乘的时候腾空而起!”
“还有这马鞍的前后高桥,使人骑于马上,根本感受不到半点颠簸!妙!妙!”
张昭乘于马背,逐渐兴奋。
同时,张昭心中的那些惶恐也开始慢慢消融。
虽然马镫马鞍与粮食并无太大关系,但张昭不知为何总有股预感,就是刘邈已经准备好了。
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张昭重新镇定心神,等到了宫室后,也便将袁涣交代的事情尽数告知刘邈——
“两季稻确实可行,但却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曜卿发现,占城稻虽是一季早稻,却远不如本土的晚稻产量多。”
“而且其稻穗也不如本土稻饱满。按照曜卿的说法,应当是因为占城稻尚未经过穗选之术。”
早在孝昭皇帝时,关中就曾设有“稻田使者”一职。
《汜胜之书》中也记载如“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这样的穗选之术。
汉地本土的稻种,实则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品种筛选,其品质远不是野蛮生长的占城稻能够比拟的。
尤其占城稻毕竟是从交趾以南传播到汉地的,水土不服也是正常。
想要让占城稻变成真正适合汉地的稻种,成为亩产品质都为上等的作物,其实啊还是任重而道远。
“其次,曜卿担忧若是忽然展开全面的两季种植,恐怕会有损农田肥力。”
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
故此,早在先汉时就已经实行了休闲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