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姓刘,但不合法

周瑜也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活,所以有些含糊其辞。

“放心说就是!反正到时候有怨气也是冲着我来的!难不成还能冲着你去不成?”

在刘邈的“主动背锅”下,周瑜也道出了如今行伍中许多问题。

比如如今最明显的封爵食邑问题。

以往武将立功,便是直接封侯!封列侯!封万户侯!

但这些的基础,是国家手中掌握着数量庞大的农田。

可随着均田制的施行,国家却首次将田地与百姓共享,承认了百姓的私田性质。这固然用最短的时间将以往的那些无地百姓与刘邈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让刘邈可以在政治上“肆无忌惮”甚至是有些“胡作非为”,让刘邈可以不讲道理的去和之前的统治基层的世家去翻脸,但天下万物,一饮一啄。

刘邈割肉将大量自耕农绑上了自己的政治战车,就意味着刘邈将大量的资源也朝着这些分得农田的百姓倾斜。

可相应的。

其他人分得的资源就会减少。

跟随刘邈的创业之臣。

还有帮刘邈打下基业的功勋武将。

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渴望财富,并且他们也配得上财富。

这些人跟着刘邈,不是白干的。

刘邈必须也要将他们考虑到其中,给他们切实的好处,而不是走到他们面前微微一笑,告诉他们要为了大汉好好努力,然后继续白嫖他们……

或许有这样道德高尚的人,累死累活真的是为了大汉,是为了百姓。

但这样的人有多少?

而且即便是有这样的人,刘邈也不能专门欺负这样的老实人,该有的赏罚制度,也绝对不能赖账。不然时间一久,这些武将保不准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嗯……”

刘邈思索片刻:“我明白了。”

而紧跟着军队武将的问题,便是地方行政的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棘手。

随着制度的改变,官府的职责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吴郡太守袁涣便上书向刘邈反映过问题,即现在官府中有的人是真的闲,而有的人则是完全连轴转……

长久以往,如此行径必然会使得这些官吏生出怨气。

正如刘邈知道自己那些功勋、武将,还有百姓是人,这些个官吏同样是人,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