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伯言,你二人有什么想说的?”
诸葛亮、陆议听到刘邈忽然点名,赶紧站了出来,向刘邈行礼。
诸葛亮扫视了一圈众人,却是毫不怯场——
“主公,袁绍,不会轻易进攻青州!”
陆议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是跟在诸葛亮后面点头,显然是赞同诸葛亮之言。
“哦?”
刘邈来了兴趣。
“为何?”
“众人方才可都说了,袁绍必然放不下琅琊之事,肯定会夺取琅琊以将我羞辱,为何孔明以为袁绍不会轻易进攻青州呢?”
诸葛亮说道:“袁绍这样的诸侯,是不会只在乎蝇头小利,而忘却大局的。”
“琅琊之盟固然是袁绍的耻辱,但袁绍既然已经选择忍气吞声,就该知道袁绍已经选择了接受此事。”
“既然接受了此事,袁绍的报复就不会来的太快。或者说,袁绍既然已经忍耐,为何不多忍耐一段时间,等到击败曹操,吞并中原之后,再渡过长江,灭亡江东,将主公生擒后一举大仇得报呢?”
袁绍的自尊心极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同样,袁绍的心志也是异常坚毅。
袁绍,不是那种吃亏后立刻上去同样砸对方一拳的人,而是那种吃亏后,想方设法将对方弄死的人。
所以诸葛亮才说,夺取琅琊,并不是袁绍最想要的。
袁绍最想要的,是让刘邈彻底臣服,乖乖跪在他面前俯首称臣……而想要做到这一切,显然是需要彻底击败曹操后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且最关键的是——
“袁绍,没必要强攻青州。”
“吕布与袁绍以济水为界,本就是有天然地利。”
“济水之后,又是齐长城作为依仗,同样易守难攻。”
“齐长城后,临淄那样的平地,最适合骑兵冲锋。吕布曾经帮助袁绍击败黑山贼张燕,袁绍必然知道吕布率领骑兵作战的威胁。”
“自北进攻青州有此三难,而进攻中原却能够一劳永逸,从豫州进入徐州,再将青州包围。以袁绍的智谋,是不会想不到这一点的!”
综上,诸葛亮以为,袁绍并不会再像进攻关中那样,调集数万兵马去进攻青州。
毕竟,即便是袁绍,也承担不起三面战场,还将这三面战场全都投入重兵!
诸葛亮的话毫无疑问引人深思,而刘邈也询问诸葛亮身后的陆议:“伯言也这般认为吗?”
陆议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孔明兄对袁绍的心性把握的极为精准,袁绍进攻青州的概率确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