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的待遇不错,地位也高,最重要的是有面子,容易受到他人的礼遇。这对于大量高不成低不就的世家弟子而言都是一个最好的出路,所以有大量子弟最后都涌入了这条赛道,也间接帮助刘邈用最快速度推行了庠序的建成,提高了识字率与文字的传播。
第三条,则是与甄俨、甄尧境遇最像的那批人。
在面对刘邈的屠刀时,他们都果断认怂,以此保住了大量的家产。
可没有田地,终究只能坐吃山空,这些世家子弟又是一不想从事农耕,二不想教书育人,三不想抛头露面,卷入官场,所以竟然将钱财都投入到了一些别的事情上。
比如说……作坊!
甄俨了解到,如今除了纺织、锻造等少数几个大型作坊,其实金陵的小作坊基本都是以前被剥夺了田产的世家子弟在经营。
因为府兵制度要求府兵自备兵刃、甲胄、衣裳,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所以建立这些作坊,几乎都是稳赚不赔!
而且甄俨还了解到一个政策。
官府,确实不允许随意兼并土地。
但,那仅仅是限于农田。
若是与官府达成契约,保证用地不会被开垦成农田,而是用来建设作坊,那官府就会放宽许多条件!
在市场、政策的双重刺激之下,将钱财投入到作坊中的世家豪族是越来越多。
比较典型的就是以前吴郡四姓中的陆家。
陆家对刘邈有怎样的帮助,那世人可都看在眼里。
可即便如此,刘邈在夺取江东之后,也没有立即嘉奖给陆家太多田地,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
反而是将贸易还有作坊的利益都大量让给陆氏,倒是陆氏如今的农田虽然不能与鼎盛时候相比,但其钱财却一点都不比以前当大地主的时候收成要少。
如今陆氏开设大量的造纸作坊、冶铁作坊、纺织作坊,甚至造船作坊,还垄断了与河北一半的贸易,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样挣到的钱,完全不用藏着掖着。
当地主收来的钱粮,上怕官府,下怕土匪,全都堆放在府库中藏着掖着,如此钱可不就是越来越少,同时也让需求越来越少吗?
反观开设作坊的钱……虽然依旧畏惧土匪和同行的眼红,但至少从现在来看,刘邈并没有惦记着这些人兜里的钱。
而只要刘邈不去惦记,那自然就敢去这些钱。
如今金陵的奢侈商货首屈一指,甚至已经有隐隐超过当年雒阳繁荣的原因,就是因为如此。
所以。
即便刘邈从来都没有说过这样的事情。
甚至刘邈从来都没有鼓励过这样的事情。
但通过态度与规则,已经是用一种强硬的态度逼迫南方的有钱人,将钱财都拿去开设工坊,促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