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袁绍之剑,仍锋利否?

第 袁绍之剑,仍锋利否?

整个江北的所有航运在这一刻疯狂运转起来。

江面上的船比江里的鱼还要多,不断吞吐着南面的士卒,将其运往北方。

除了张昭、顾雍、鲁肃等极少数真正建立起这套制度的主持者,所有人都被南方的这恐怖动员能力所吓到。

论人口密集,或许南方依旧比不上中原,比不上河北。

但水网带来的强大运输能力,却弥补了这个有些致命的弱点。

同时当三长、均田制将之前受限于三老、地主的青壮解放之后,官府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都有了弥足增长。

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地方官吏埋怨刘邈的这般折腾,不明白为何非要弄什么三长,弄什么均田,而不是简单干脆的一刀将富户砍死,然后任由地方野蛮生长。

而这一切,在今天终于有了答案。

刘邈政权对于基层的控制和对资源、人口的利用调度,都远远高过了中原与河北不止一筹!

这固然得益于南方的开发,但制度的先进性,毫无疑问才是其真正的主因!

数年的耕耘,在这一刻终于显露出那饱满的果实!

当张郃、高览看到刘邈将一批批的大军送到自己面前,送到琅琊境内后,都是有些头晕目眩。

“刘邈,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琅琊地势本就平坦。

沂水两岸的平原上,已经密密麻麻都站满了刘邈的大军!

十万大军!

这不是张郃、高览搞出来只能充数,不能杀敌的农夫、力役,而是由陷阵营统帅高顺训练出的,能够随时上阵杀敌的府兵!

若仅仅是十万大军,或许张郃和高览还不会惶恐到这样的地步。

最夸张的是这十万人的后勤补给竟然全部都能跟上!

便是远远看去,都能看到这些士卒身上札甲还有手上兵刃映射出的寒光!

江东,难道富裕到了这个地步,能够配齐十万大军的装备吗?

要知道,即便是河北,也不一定是将所有士卒都武装上札甲和铁刃。

但江东,竟然能够补全这些士卒的装备,这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张郃、高览不知道的是,这又是府兵的另一个好处——

“兵仗衣驮牛驴及糗粮旨蓄”。

兵器、甲胄(两裆轧甲,非铁甲)、粮草等,府兵都要自备。

这条若是单独放出来,那肯定是坑人的恶政!

但配合均田,以及彻底为府兵废除赋税的制度,毫无疑问就成了良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