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董承:我已经在考虑下一个对手了!

司马懿父子朝着这些百姓看去,果然发现这些百姓比之其余地方的百姓更加卖力!

尤其他们从中原过来,对此事的感触就更加明显。

曹操那边的屯田制度,让不少百姓都是愁眉苦脸的耕种,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收了十石粮食,就要上交七石……

而刘邈这边的均田制度,不但税率比曹操那边要少,同时“永业田”这一承诺的私田也是让百姓耕种起来的积极性愈发高昂。

“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陈瑀又念起《孟子》中的内容。

“以前的百姓,对耕种并不放在心上,皆因其无恒产;如今的百姓,有了自己的永业田,如此就是有了恒产,所以才有了恒心啊!”

司马懿则是好奇道:“可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这事仲山曾经回答过。”

陈瑀笑道:“若当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世家大族的私田算什么?”

“只允许世家大族拥有私田,而不许百姓拥有私田,这难道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而且那些永业田虽然归属于百姓,身终不还,准许买卖,却依旧是有官府监督的。”

均田的本质,始终是打压豪族,抑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如春秋战国时一样分封土地。

或许将来哪一天,真的会进行分封土地这样的事情,但是绝对不可能是现在,也绝对不可能是在大汉如今九州的疆域内吧?

此时众人又看到道路上络绎不绝的商贾,更是比其他地方明显要多上不少,也是对荆州,对刘邈的好奇更深。

陈瑀也是近乡情怯,甚至忍不住垂下泪来。

“等会仲山见到我,怕不是会以泪洗面,又蹦又跳,然后语无伦次吧?”

“倘若真是如此,还望你们不要取笑仲山!”

司马懿父子连忙点头称是,同时也有些羡慕刘邈与陈瑀之间的感情。

到了樊城,几人住入驿站。

陈瑀这几日完全是无心读书,就连和司马懿他们讲起《论衡》来也是心不在焉,一直盼望着,盼望着……

而到了第三天,才是终于来了消息!

“仲山要来看我了!仲山要来看我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