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刘邈类高祖

“可惜从此以后,我就再不能去触碰兵权,随意调动士卒了。”

蒯良手腕一抖,已经带出半截剑身:“我是在问,主公您为何要谋反?”

“谋反是为了自救,自救必然要冒犯根源。”

刘表放下书本,看蒯良手中寒光,却没有多少畏惧。

“以前我在太学上学时,总是与老师同窗针砭时弊。要么厌恶孝桓皇帝开启党锢之祸,祸乱贤良;要么是痛恨孝灵皇帝卖官鬻爵,糟践士人。”

“可直到我成为荆州牧后,才知道二位天子为何做出那般看似荒谬的事情来。”

刘表活的时间太长太长,这也让他的阅历太多太多。

很多年少时疑惑不解的东西,到现在却已经能够渐渐醒悟。

“倘若孝桓皇帝不利用宦官制裁党人,天子的权柄又如何能够安稳呢?”

“而且如今的士人一提起孝桓皇帝,就常常记恨他开启党锢之祸。却忘了在此事之前,孝桓皇帝并非一直宠幸宦官。相反,当年孝桓皇帝利用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个宦官除掉了外戚梁冀后,听说他们依仗其权势,排斥异己,为所欲为,就将他们或杀死,或流放,没收了其子弟的所有封地。”

“之后孝桓皇帝上创立“三互法”,防范地方官员结党营私,遏制豪族;并任用凉州三明平定羌乱,讨伐鲜卑并将其赶至塞外,重新收服了西域的龟兹、乌孙等国,还恢复了大汉与天竺和大秦之间的外交往来……如此功绩,恐怕不亚于开创永元之隆的孝和皇帝吧?”

从历史看去,能看清许多东西。

刘表此时好像一个博学的史官,又讲起了汉灵帝。

“至于孝灵皇帝……卖官鬻爵之事虽然荒唐,如今却是有些理解其苦衷。”

“当时我总以为,天子富有四海,怎么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揽钱。可现在我却明白,即便坐上那个位置,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支配一切。”

刘表指着自己的一个灯台:“这还是我从高平老家中拿来的灯具,一直用到现在。”

“客人们常常询问我,为何要在此处摆上这么一盏破灯。我就回答他们,说这是年少时相伴之物,不舍得扔掉。”

“实际上这灯每次用不了片刻就会熄灭,有的时候还会冒出黑烟来熏人眼睛,我有许多次都想将其砸碎扔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