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瞎操心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甚至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比如桓帝时期的名臣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与他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却发现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

如此种种,在后汉已经比比皆是。

若非如此,刘邈废“三老”而立“三长”,也不可能真就那般顺利。

至少,倘若是在一百年前,或者是两百年前,刘邈敢做这事,大概率会被百姓活活喷死……

正是因为如今大家都不再相信过往的那套东西,所以才对新的东西趋之若鹜。

所以,太平道教、浮屠教这些才能够迅速壮大!

而究其原因,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再相信过往的那套东西,是因为那些东西对于大家再没有了任何保障。

但现在!

就在江东!就在众人的脚下!

刘邈是真的分予了百姓土地!给予了百姓保障!

这难道不比太平道教给予百姓的那些符水、热汤要强?

这难道不比浮屠教给的那些粮食、法器要强?

可如今,刘邈做的这些,且不被天下百姓所知晓,甚至有可能在那些世家豪族的宣传下成为“残暴”、“荒诞”的象征,这对刘邈难道公平吗?

陈瑀:“不能如此了!”

王朗:“刘骠骑,或许并不在意这些。”

陈瑀:“可是我在意!”

陈瑀将那些东西展开放在王朗面前。

“子鱼说的其实不错。”

“若是光做不说,那天下有谁知道?”

“还请景兴也助我一臂之力,将仲山做的这些事情整理出大纲,以重定天下人心!”

重定人心!

好大的愿景!

王朗拿过陈瑀记录的那些东西,并最终锁定在陈瑀写的几个大字上面——

“尊己、爱人。”

“重生,还有……贵才?”

陈瑀点头:“这皆是我观察仲山言行所得。”

“仲山从未说过这些东西,可从他的所作所为里,却尽是这些东西。”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