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邈在信中开始就写道——
“后将军您的出身令所有人羡慕,当初恐怕除了史侯与董侯之外,天下的年轻人中,恐怕没有人能够比您更加富贵吧?可您为何现在却被困于两淮之间,反而郁郁不得志呢?”
刘邈针对袁术的发迹史,一件一件帮着袁术梳理,并给出袁术当时有可能更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昔日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害死,袁术直接火烧皇宫,却逼得段珪等人带着皇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逃往小平津,并最终在那里碰到了董卓……
刘邈就在信中劝道:“难道当时就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倘若那个时候您与他太后商议,放您进入皇宫,您不就可以轻松接替何进的位置,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人吗?”
还有后来袁术讨伐董卓,就因为听信谗言,害怕孙坚得到雒阳后不能控制,就断了孙坚粮草,致使孙坚错过了战机,让董卓逃到了长安,使得联军几乎一无所获……
刘邈又在信中谏言:“您那时若是信任孙坚,与孙坚一起进军攻占雒阳,杀死董卓,您现在不就是匡扶汉室的中兴柱梁吗?”
包括再往后的派孙坚进攻刘表却战死荆州、进攻曹操却后路被劫,以及到最近仓促称帝的事情,刘邈在信中都给了最优解!
到了最后,刘邈更是一句:“我一直都相信以后将军的出身和能力,迟早能够成为平定天下的英雄,可为何现在事情却到了这样的地步呢?我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还望您能好好思考,解答我心中的困惑。”
一万字。
说长,其实很短,不过片刻就能看完。
说短,其实很长,因为上面几乎写着袁术的一生。
袁术看后,久久不能自语,过了一阵,更是直接嚎啕大哭,以至于连身子都不能站稳,险些跌坐过去!
“吾恨不能早遇仲山啊。”
“吾想……仲山心中应该还是念着我的吧?”
张勋:“???”
桥蕤:“???”
韩胤:“?????”
袁术拿着这份信,放在手中反复观看,反反复复……
其实刘邈写这封信的时候,鲁肃就在身边。
甚至就连上面很多事的答案,都不是刘邈想出的,而是鲁肃将自己代入袁术,采用“事后鲁子敬”形态推导出当时的最优解。
鲁肃陪着刘邈写完这封万字长信之后也是不解道:“主公为何要给袁术写这样的信?”
“这里面每条谏言,都是袁术实实在在犯过的错误,倘若袁术真的按照主公之言所改变,那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