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桥蕤的大军本来驻扎在钟离一带。
最近几日,却不断前进,已经快要逼近淮陵。
眼看着袁术军马上就要靠近破釜塘等洼地水泽一带,周瑜立即察觉出不对。
“袁术军恐怕要主动进攻广陵!”
随着双方斥候相撞、相杀的频率越来越高,更是映衬了周瑜的判断。
“如今徐州发生纷乱,袁术不从小沛去进攻徐州,为何要从广陵进军?”
从淮南到广陵,看似可以顺着淮水一路顺流而下,可因为淮水下游的地势过于平坦,存在着不少如富陵湖、破釜涧、泥墩等并未连成一片的小湖和水塘。
这些水洼低地的存在,往往意味着后勤的艰难、营地的潮湿、骑兵的泥泞。
无论怎么看,直接从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从徐州西面直接进攻小沛都要来的更加有利于袁术,可为何袁术就偏偏选择了在这个时候进攻广陵?
对此,刘邈倒是有自己的答案——
“大概是因为我吧。”
“……”
周瑜不由扶额:“主公已经说服高顺将军了吗?”
“当然!”
吕布刚刚得到徐州,就连最富饶的下邳郡都够他消化一段时间,这广陵郡自然为刘邈代管。
如今已经陆续在广陵靠南的几个县中施行均田和府兵,高顺已经正式前往那里练兵。
一系列事情做的不可谓不快速,结果没想到却还是被袁术逮住了机会,忽然在这个时候发兵征讨。
刘邈要来一张扬州的舆图看了一阵,随即就将这舆图交给了周瑜,自己则是在一旁闭目养神。
周瑜接过舆图,将自己左右手的手指按在了右上方的两个地方,随即便看向中间的区域。
那一片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水泽。
“徐州地势平坦,不比他处。作战能够仰仗的,无非就是淮河之利。”
“然这些水泽阻挡在淮南与庐江中间,使得兵力极难在这些地方施展开来。”
孙策看向周瑜:“所以公瑾的意思,是要尽量避开这些水泽?”
“并不是这样。”
周瑜观察着这些水泽——
“如今是冬季,淮水枯竭,其实里面有着大量可供扎营的空地。”
“若是派遣士卒在这些空地中修建营垒,必然会让袁术军不敢冒然从淮水继续东进。”
听说周瑜要将大军驻扎在这危险的水泽中,孙策顿时眉头一皱。
“公瑾,若是如此的话,袁术军只要暂且堵住淮河或者其他几处支流,比如濉河、安河这些地方,然后趁机掘开大坝,这些大军可就全淹在水泽中了!”
淮河下游的地势实在太过平坦!有时候一场暴雨就有可能将这些地方全部淹没,周瑜还要将大军驻扎在那种地方,不是白白给袁术军送吗?
不过此时,吕蒙、陆议却也都趴在旁边看着那张舆图入了神。
“你二人看什么呢!”
或许是大家的境遇相同,都莫名其妙成为了刘邈的儿子,所以孙策对两人很是宽容,颇有种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
顺着两人的目光看去,孙策这才发现他二人看的并不是如今自己和周瑜正在商讨的广陵,而是位于江东正上方的庐江郡!
“你二人看庐江做什么,战场又不在庐江……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