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邈显然没心情和高顺探讨“府兵制具体的意义以及影响”这样的高端话题。
他只是想让高顺知道,自己现在,真的能拉出五万新兵!
“不过府兵不同于募兵,他们每年只能在夏、冬两季训练,其余时候还是务农。”
“所以,我也并不是要将军您一年什么都不做,光为我训练新兵。而是只有夏、冬两季训练,您以为如何?”
高顺还沉浸在府兵制的震撼中,不由喃喃道:“竟然还能这样……”
诚然,江东远不及中原富饶,更不用说去和河北相比。
可此时江东制度的领先,却能够轻松爆起远胜于同等规模下的士卒!
“告诉吕将军!”
这是高顺的第一念想!
告诉吕布,让吕布也能够迅速扩展实力,成为与刘邈一样有着恐怖爆兵能力的诸侯!
不过高顺很快就垂头丧气起来。
方才刘邈与他的解释虽然简短,可高顺还是能够听出,府兵制度真正的基础其实是均田。
成为府兵,不但可以按照功勋赏赐田地,还能减免赋税、劳役,这才是能够让这些府兵心甘情愿进入军府的根本。
不然的话,募兵制下的士卒那可是诸侯包办一切,什么钱粮军械都是诸侯供给,难道不比府兵制下还要自带装备来的舒服?
无论募兵还是府兵,都是要给士卒钱粮的。
区别就是,募兵的钱粮,要通过征收普通百姓来获得;但府兵的钱粮,却相当于是官府将其折算成田地发给了这些府兵。
尤其是均田制中有“永业田”这一私田概念,更是能够调动府兵的积极性。
归根到底,所谓的“制度”并不是能够将资源无中生有的给变出一部分来,而是说能够让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
可其前提,却是能够拥有调配资源的权力。
如今,农田、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
可在其他的州郡,这些资源却大都掌握在世家手中。
若是吕布真的这么干,大概率就是徐州世家效仿张邈等人一样,直接把吕布给卖了……
高顺虽为人刚正不懂变通,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便是只通兵事的莽夫。
毕竟,如吴起那样,真的能够练出“魏武卒”那种精锐的将领,其本质上便是优秀的军事家、改革家。
高顺明白,除非其他诸侯能够和刘邈一样,能够对领地内的世家去下死手,重新夺回对土地和人口的分配权,不然这一制度,永远只能在江东兴盛。
只是高顺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诸侯,只有刘邈敢做这样的事情。
再一想到如今后汉盛行的“名士”、“孝廉”,高顺终是有所悟。
“刘扬州,竟然能够不为名声所累!”
当今天下,为了“名声”二字,不知令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
就连董卓当年把持朝政,也要大肆拉拢名士,可最后却彻底造就了诸侯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