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刘邈也立即举杯。
“如此,待公瑾回来,便可以着手筹备此事了!”
——————
周瑜、孙策尚不知晓徐州的变故,依旧如约来到淮阴与刘备汇合。
淮阴地形险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在周瑜与孙策到来之前,刘备领关羽已经在此和袁军鏖战一月。
当刘备得知周瑜赶来支援后,更是亲自前往迎接:“仲山仁义无双,竟然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刘备吗?”
周瑜和孙策第一次见到刘备时,就觉得此人似有枭雄之相!
再看到刘备身后高大威猛的关羽后,更是感慨:“世间竟然有这样雄壮的将领吗?”
可当他们看到刘备麾下的士卒时,却又不约而同皱起眉头。
刘备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是接替了陶谦位置的徐州牧,但是身前的士卒却不过万余人而已。
“刘徐州难道就要凭借这些兵马击败袁术吗?”
相比周瑜、孙策带来的三万大军相比,刘备的一万兵马着实有些寒碜。
不过刘备自有一番道理——
“徐州北面尚有泰山群寇,需要留兵防范。”
周瑜孙策一听,这才觉得刘备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不靠谱,便与刘备合营一处,想要找准时机大破袁军!
晚上刘备在军中设宴,宴请周瑜孙策,并在酒席上夸赞:“二位都可谓英雄少年!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尚在跟随老师读书,哪里能够统领千军万马呢?”
周瑜、孙策脸上都有古怪。
他们来时对刘备也不是没有过了解。
刘备虽然师从大儒卢植,可却是出了名的不爱读书,反而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怎么到刘备口中,就成了他年少时一门心思都将精力放在读书上了?
不过二人也没有拆穿刘备,周瑜只是道:“一切有赖刘扬州的赏识。”
“仲山啊。”
刘备好奇问起周瑜:“上次子敬前往徐州时,因为有韩胤在旁,不能细细询问,却不知仲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此言一出,刘备帐下文武都朝着周瑜投来目光。
显然,随着刘邈在中原名声鹊起,大家对刘邈也越来越好奇。
有传言说刘邈荒诞好美妇的。
有传言说刘邈阿谀奉承,不断讨好袁术的。
还有传言则认为刘邈忠于汉室,气度不凡,乃是天下英雄的。
有时候众人也好奇,同样一个人,怎么能够传出这么多不同版本的流言。
刘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总是变幻莫测,如今见到周瑜、孙策这样和刘邈亲近的人,岂能不问个明白?
周瑜见这么多人都对刘邈好奇,沉思一番后也是说出几个字——
“岂不闻: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刘扬州便是如龙一般的人物,虽变化无穷,却又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尤记得初见刘扬州时,刘扬州曾与我言:天下与我何加焉?若非世道如此,他又何必起兵于乱世之中,争霸于群雄之间?”
周瑜言谈清晰,气度恢弘,让刘备帐下文武都是惊异:“原来刘扬州竟然是这样的英雄啊!”
顿时,众人对刘邈的好感度不断上涨,瞬间超越了其余只知道争霸,不知爱民的诸侯。
刘备亦是感慨道:“恨不能与仲山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