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互相剽窃

至于均田,就更加困难。

想要施行,就必须要有强硬铁血的态度以及贯彻到底的决心。

不是谁,都能够和刘邈那样,全然不顾士人的中伤完成土地的重新分配。

所以鲁肃详细的将两项政令的具体细节都告知荀彧,其中不乏后续顾雍、张昭、袁涣等人提出的,一些还未实施的意见,都让荀彧叹为观止。

荀彧听着鲁肃的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中却彻底陷入沉思。

鲁肃也觉口干舌燥,正要俯身从桌上取水时却被眼角的余光吓了一跳!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圆脸细目,短须微卷的人竟就这么坐在身边!

其身形不显伟岸,然双目如炬,睥睨间自带沙场淬炼的寒芒。粗麻布衣外罩铁甲,腰间佩剑铜鞘已现斑驳,却仿佛能从中随时拔出一柄绝世神兵般锋芒毕露!

好有气魄的男子!

鲁肃刚刚惊叹,就听到身后荀彧唤了一声:“曹公?”

曹公?

曹操?

鲁肃这才意识到眼前之人是谁,于是连忙行礼。

“子敬方才说的三长、均田之法已经在江东施行开来不成?”

曹操上来就问鲁肃这样的事情,也让鲁肃察觉到曹操的志向远大。

“确实已经施行。”

“可我听说,吴郡四姓皆是大族,仲山是怎样让他们都同意施行这些政令呢?”

刘邈全灭吴郡张氏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中原,所以曹操并不知晓吴郡四姓已经变成三姓。

鲁肃不卑不亢的回到曹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扬州是代替天子守土之臣,江东的士人也都是深明大义的名士,这样利国利民的政令,他们又怎么会拒绝呢?”

曹操两眼一眯,显然知道鲁肃不想与他说实话。

或者说,即便是鲁肃这个陪在刘邈身边的人,也不知道刘邈是如何做到这样的事情的。

朱、张两家自有大棒对付,但是陆、顾两家却也没有给他们喂太多的东西啊?

鲁肃思来想去,也只能是给自己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

“他们,兴许是在主公身上看到了更加重要的东西,所以才不局限于现在就和主公分利吧?”

鲁肃见到曹操后,也是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

“此为刘扬州信件,嘱咐我一定要亲手交到州牧手中,还请州牧过目。”

曹操拆开信件,本来沉寂死水的眸子中罕见绽放光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曹操念出此诗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自有一股豪情,仿佛就和这诗是他自己写的一样顺畅!

荀彧听曹操念诵,也是屏气凝神,感受着诗中的韵味。

而鲁肃则是一脸迷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