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有钱人眼里,他们那点钱不值一提,但在他们眼里,他们真的赚了很多钱。
宋大林的身家在今天突破了三百两,而他手上还有私藏的一点货没出完,等出完,应该还能回来二三十两。
节俭的宋大林已经打算好了,三百两不动,这次上岸就用那二三十两,也很够用了。
可以说,他此时就是退出不干了,拿着三百两回乡,买块地,建个房子,娶个媳妇,他也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其他人赚的钱比他少一些,但再少,一百两的存款也是有的。
王璁对手底下的人管理非常严格,跟他们一起去倭国的人不少,前后三次,王璁一共带出去近五百人,其中不乏爱好吃喝嫖赌的人。
吃和喝,王璁可以隐忍,但一旦沾上嫖赌,他坚决不要他们随船。
纯靠挖矿,是赚不到这么多钱的。
但跟着王璁可以。
不管是在大森乡里采矿的工人,还是有幸被王璁选择跟船的工人,他们都极感激潘筠。
因为最初的路,就是她趟出来的,也是她带着他们从江西出来的。
所以宋大林一提,众人立刻就同意了,纷纷你一两,我一两的往里丢钱。
凑了一百多两,宋大林当即带上几个兄弟出去采购食材,还要去他们常去的饭馆子请做菜的厨子。
而请潘筠的事交给了王小井。
王小井就紧跟着王璁,挤到他们的别院里,撑着下巴等潘筠回来。
“璁哥,小师叔他们到底干啥去了?”
王璁无奈的道:“七十六,你这都问我七十六遍了,你这么闲,东西收拾好了吗?”
“快得很,货物都整齐的,晚上我们连夜装到车上,第二天一早就可以走,璁哥,小师叔有空跟我们吃饭吗?”
王璁最后无奈,给他指了一条路:“往那走,走到平安客栈后右转,你就在那一块逛,小师叔回来,一定会经过那里。”
王小井跳起来,撒腿就往平安客栈跑。
王璁无奈的摇头。
潘筠他们此刻就在平安客栈不远处,一边坐在摊位上吃烤猪蹄,一边看热闹。
斜对面有一家绸缎庄,他们东家拖欠染工工钱,衙门来封店了,掌柜的正在奋力阻止:“染坊欠钱,你们去封染坊啊,封绸缎庄干什么?”
“都是一个东家,封染坊,你们还是会偷偷翻墙进去开染,那染坊在城外,我们哪有那么多人手去盯着,这绸缎庄既然是一个东家,一样的!什么时候还了工人工钱,这绸缎庄什么时候给你打开!”
掌柜的哭死,这绸缎庄一天的收益岂是染坊能比的?
这可是在泉州城主街啊,一天的租金都多少了?
掌柜的对东家恨铁不成钢,不明白他脑子是怎么想的,就那点工钱,都不够他两顿饭,何苦拖着不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