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潘筠带王璁三人飞回大森乡,其余人等,一部份留下来守护码头,一部分则自行驾船回温泉津町港。

他们赶回去时,夕阳将落未落,妙和还在监督人搬运货物。

潘筠踢了踢脚边一个箱子,问道:“这里面是什么?”

王璁看了一眼箱子后道:“是从朝鲜过来的药材,箱子角涂了绿漆,里面的药材都用油纸包好了的。”

“都有什么药材?”

“最多的是人参,还有白桔梗、万年蒿,虎骨、犀角和麝香也有一些。”

朝鲜人参很有名,而白桔梗和万年蒿算是他们的特产,其余的药材珍贵,中国人多,不管有多少都是不够用的。

有些药,在大明,有钱也难买到,但在朝鲜,因为王璁是宗主国来的人,又有度牒,所以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王璁得意的道:“去年和今年我走了一趟朝鲜,跟那边的官绅交上了朋友,很多药材费费力就能拿到。”

潘筠:“用白银交易吗?”

“大明的铜钱和绸缎、瓷器都可以,您不知道,我们大明的铜钱在那边多受欢迎,他们的钱币就跟我们的宝钞似的,很不稳定,明明也是铜铁制,却掺杂很多杂质,所以大明铜钱在那边很受欢迎。”

王璁道:“绸缎则是可以直接当货币使。”

中国的绸缎自古就可以充当货币使用,不仅在藩属国如此,在其余外邦也可以。

王璁见潘筠好奇,就一边带她上船,一边介绍道:“我们交易过去的,除了绸缎、瓷器这些东西外,还有书籍和成药。”

这是王璁特有的商品,也是他的发现。

自从发现大明的书籍在倭国很稀有,卖得很贵之后,他就喜欢往倭国卖书。

各种书都卖。

倭国是大明的藩属国,它都喜欢,朝鲜与大明的关系更近,他料想,他们会更喜欢。

果然,他运了一批书过去。

本来围着他的船抢购绸缎的人一下涌上来,全部抢书去了。

后来王璁就发现,和书一样受欢迎的是大明的药。

各种药丸、药水,凡是中成药,只要是从大明过去的,都被奉为神药,价值成倍的涨。

作为三清山代理人,王璁本身就跟各大药商、药行、药铺和大夫联系紧密,加上他自己就是道医,甄别成药的药效、写药的说明书,卖到需要的人手中……

在众多出海的商号中,这门生意就好像是独为他创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