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他道:“既然产生了问题,还是普遍的大问题,更应该将它摊开。”

贺县令大受惊吓:“怎,怎么摊开?”

薛韶道:“这也正是我想和贺县令说的,杭州府应该要做一次教化宣讲了,就是向百姓们宣传如何防骗,如何防止高利借贷。”

民间借贷业务在大明是合法的,各大钱庄、金银铺面、当铺,甚至民间个别大户,都涉及借贷业务。

“《大明律》有规定,私放钱债,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没收超额利息,贺县令,高利贷不仅害人,也害己,所以才要宣传。”

但这件事要说透,就得说到各阶层是怎么通过各种手段压迫百姓,从他们手中抢夺土地、房屋铺面的,去年一场风灾,不说浙江,杭州便出现了不少流民。

他们是怎么成为流民的?

一旦深究……

贺县令咽了咽口水,生了退缩之意,他苦笑道:“薛大人,你胆子比天大,本县却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这都要贬职罢官了。”

薛韶冲他意味深长的一笑道:“杭州将要有大变,此时一动不如一静,贺县令虽有失职之处,但于此时的杭州来说却是比较合适的一个县令。”

说罢,薛韶冲他微微点头,表示谈话结束,带着喜金离开,留下愣住的贺县令。

贺县令等他走没影了才回过神来,扭头问师爷:“他这是何意?难道我这官还能继续做?”

师爷沉思:“大人上任两年,还有一年的任期,他是江南巡察御史,若他肯为大人作保,大人的确可以继续留任,待一年后考核政绩,若政绩为优,或许可以将功补过,再留任三年也说不定。”

只要贺县令每年都能拿到良,三年之后,他即便不能升职,平调到其他地方当县令也没有问题。

师爷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低声道:“大人寒窗苦读十余年,难道甘愿就此回乡?”

那当然是不愿意的。

他五岁启蒙,年二十五岁才考中进士,后又任了三年县丞,三年县令,这才升到这里,虽然还是县令,这里却是上县。

他也是有雄心壮志的,想着他得在四十岁之前升到知州,那就能在四十六岁左右升任知府,稳扎稳打,或许五十可回京进入六部,搏一搏六部侍郎之职,只要活得够久,不犯错,未必没有入阁的机会。

试问,哪个文人不想着入阁拜相呢?

只要薛韶这次不把他一撸到底,其实他拼一拼也不是不可以。

他眼珠子在眼底飞快的转动,师爷比他还要灵活,低声道:“大人,薛大人的提议就是一大政绩了,此教化之法若生效,虽然会得罪一批人,但也能遏制农民失地,继续产生流民,再有民声,大人政绩为优大有可能,甚至……”

“甚至杭州要是做成功了,还可以此为典型推广全国,到时候我贺知的大名就传遍整个天下,我,就是名臣!”

师爷连连点头,双眼发亮:“贺公大展宏图,指日可待啊!”

贺县令心潮澎湃,当即决定:“干!反正我家又不在杭州,大不了回家种地去!”

师爷家也不在杭州,而且,他们俩人到杭州都只有两年,并未在此深植,所以随时可以拔身就走。

这也是异地为官,且三年一届,一般两届就要调动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