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是三代之后的旁系,直系宗室还是很有钱的,且能享受不少特权。
但被不断分出去的其他子嗣不一样,他们只有一部份土地。
或许是为了补偿他们,所以朱元璋给宗室子嗣规定了不少的宗禄,且不限几代。
也就是说,只要大明还存在,甭管传到十代,还是二十代,只要朱氏的族谱上有他的名字,他的确是宗室,他就能拿宗禄。
宗禄基本上可以养自己,还能养一个小家。
所以宗室子弟懒散,相当大的一部分子弟有地也不种,每日游手好闲,就等着吃宗禄。
但这是现在,再过两代,等到了明中期,国库就日渐负担不起这么大的销。
于是,他们对待宗室子弟就会像对待现在的官员一样,能不发就不发,非得发,就发一沓宝钞应付。
到那时,基本失去生存能力的底层宗室子弟只能贫困潦倒。
大明甚至出现过底层宗室饿死,死后连埋葬的棺材都凑不齐的情况。
既然提到了这一点,不如从现在改革,毕竟,现在还不晚。
此时动手,既可以改革,又可以用上宗室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
只不过,要防止这些人侵占名利,且还有的讨论呢。
果然,潘筠只是开了一个头,不仅皇帝不太甘愿,陈循也强烈反对。
潘筠笑了笑问:“这只是贫道的想法,行不行,怎么行自是陛下和朝臣的事,说完了节流,再说开源。”
潘筠道:“若民间商贸发达,商税便能收上来不少,海禁已开有半年,再过半年,陛下可以看一看关税的,再有,陛下有这么多皇庄、铺面,若是经营得当,内库何至于需要依赖国库?陛下富有,就是天下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