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潘筠:“以大明现在工匠的手艺和材料技术,完全可以制作出威力更大的火炮和更灵便的火枪,我看,他们技术进步慢,完全是用得少的原因。”

潘小黑:“你有点凶啊,别忘了,你是修功德的人,牵扯进这种兵事功德里,你会吃亏的。”

潘筠应和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给个引子,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什么样,就看匡平他们的能力。”

潘小黑只能继续去帮她找资料。

夕阳西下,薛韶拿着几封公文进来,道:“我汇总了一下,算上今日炼出来的白银,已经够二十万两白银,新制的生产线已经稳定,很好用,现在矿工们采的矿石反而不够用,而且天冷了,再等下去,海上行船也不方便。”

潘筠放下笔,沉吟道:“大明的使团还在都城吗?”

薛韶道:“这正是我要说的,据闻,他们已经前往堺港,要从堺港出发回去,我们可要追上他们,与之同行?”

潘筠略一思索后点头:“好,我们的船航行回去,也需要大军相护。”

二十万两白银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王璁开始安排人有序的往温泉津町港的船上运银砖。

为此,他钱买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将白银藏于其下,一箱箱的往船上送。

其他各方势力见状,纷纷加快采矿速度,争取让王璁和朝廷的几条炼银生产线都不停止。

毕竟,他们采的矿石越多,最后分到的钱也就越多。

等到最后算账时,薛韶的账上就不止二十万两了,按照一开始约定的,把银子分给送来矿石的各方之后,余下的,薛韶记在公账上,让匡平和王璁用作矿上的销。

王璁也分了不少,他一块不留,直接分给了宋大林等人。

然后去找了匡平,笑道:“我小师叔和朝廷的约定已经达成,这第一船的白银全部运回去交给朝廷,接下来,我们便各炼各的,互不相干。”

匡平一肃,知道接下来,他们得全部靠自己了。

宋大林分到了四十八两银子,其中二十四两是工钱,他每个月工钱是六两,但另有一两的高热补贴和一两的思乡补贴,所以每月到手八两。

他们来这干了三个月,发了三个月的工钱,余下的二十四两则是王璁给他们的奖励。

用王璁的话说是:“我们只有这么点人,炉子是新建的,一切都是新的,大家能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在三个月内完成朝廷的任务,当嘉奖!”

“之后,我们再炼银便是为自己而炼,从今以后,你们基本的工钱不变,增加分红,分红便根据每季炼银的总额和个人的贡献来算。”

他大声道:“我知道,诸位跟随我小师叔跨越山海到异国他乡,就是为了赚钱,为了把日子过好!我既从小师叔手上接过你们,便秉承她许下的诺言,与大家共患难,共富贵!”

宋大林等人捂着怀中冰凉的银子,心口却热腾腾的,攥着拳头大声应和:“共患难!共富贵!”

相距这里一个山头的匡平站在山岗上遥望,听到隐隐的呼啸之声,不由叹息一声:“朝廷若不派大军来,此银山我们只怕抢不过王璁。”

一旁的锦衣卫觉得他想得太多了,道:“这船白银运出去,过不了多久这里的倭人都能察觉,与其担心王璁,不如担心这些倭人。”

匡平道:“室町幕府已经把大森乡给我们做汉乡了。”

锦衣卫:“大人,幕府的大将军可做不了地方大名的主,不说这混乱的倭国,便是我大明,不也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然,江西、浙江和福建一带私采银矿的事为何屡禁不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