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沉默站着的锦衣卫终于忍不住转身走向他。
吴东家看见他,立即眼睛大亮,抱着一匹玫红色的纹绸就往他眼前塞:“大人看看,上好的闽绸,只需三两银子一匹!”
锦衣卫蹙眉:“我只听说过苏绸。”
“苏绸我也有,但闽绸更有性价比,”吴东家立即道:“这一次潘道长的商号就带了很多苏绸,您只带一匹两匹争不过她,不如买闽绸,您用手背碰碰,其触感不比苏绸差的。”
锦衣卫这才用手背去触摸,触之冰凉,的确不错。
“只需三两?”
吴东家立即道:“若是平时,商贩购这种闽绸需五两银子,放到店铺可卖七两至十两银子,但这是近年来,我大明第一批出海的私船,所以小的成本价批给您,只望您到了那头多提一提闽绸和吴家绸缎庄,小的便感激不尽了。”
说白了,他卖这绸缎根本就不为赚钱,只是为了能让倭国人认识闽绸,知道他吴家绸缎庄,将来,海禁开了,可以有更多的人选择他家的绸缎。
哼,他没资格出海,难道他的货就卖不出去了吗?
吴东家热情的给锦衣卫解说他家绸缎的好处。
锦衣卫越来越心动,他转身去找同袍,不多会儿,七八个锦衣卫一起凑过来,大家凑了凑,最后凑出八十多两银子。
吴东家立即挑选最鲜艳的绸缎给他们,还一脸肉疼的多拿了两匹:“我给大人们凑个整,三十匹!大人们到了倭国,凡有看上这绸缎的,还请多提几句福州绸缎庄。”
“你是福州的?”